陶行知先生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感知此言,作為語文教師,順應時代的要求,教育、改進、引導著學生進步,尤其是要提高所謂的后進生的學業成績。后進生的自我認識,即對自己的知識、能力、價值的認知比較消極,是一種消極性自我概念。消極性自我概念,使學生對以后的成功的期望值很低及希望渺茫的情感,這種低期望和消極情感又共同影響了學生以后的成就,形成惡性循環。這些學生在潛意識里對現實的自我感到失望,進行否定性自我評價,并在學科學習方面磨滅興趣和熱情,造成學業不良。作為教師,我應該幫助這些學生形成積極型的自我概念,我是如何做的呢?
首先,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學生前進的潛在力量,是前進的動力,是向上的能源,它是高尚純潔的心理品質。”可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由于家庭、學校、學生自身的原因造成我班學生學業不良,他們對現實的自我感到失望,進行否定性自我評價,并形成消極性自我概念,抱著模糊的消極的人生觀,自卑而不自知。自卑就像一根潮濕的火柴,不會幫助學生點燃成功的希望,只會降低學生對成功的期望值,這種非理性的認知使學生對自己是否具有繼續學習的能力產生懷疑,從而形成了他的惡性循環過程:不成功——自卑——不成功——更自卑,周而復始。教師應該幫助他們樹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必須熱愛他們和信任他們。有了真誠的愛,就有了真正的教育。學生從教師的言語、動作、目光中感受到溫暖時,他們就會獲得精神上的最大滿足,就會增強自我教育的要求和力量。熱愛學生和信任學生就如同一把鑰匙,打開學生封閉的心理,從而很好的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師的教學技巧的奧秘應當就是如何熱愛學生,只有教師把整個的心靈獻給孩子們,尊重學生和愛護學生,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那么,學科的學習氛圍會健康向上的,班級的學習成績會取得進步的。
其次,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正確的評價。教育家陳鶴琴說過:“無論什么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備而改過,是比較不大容易的。”高爾基也強調:“只有當你說他好的時候,他才會好起來。”那么,對學生的正確評價就應該是以鼓勵、激勵與塑造為主。鼓勵是培養學生自信心的最佳方法,能讓學生得到一種自我滿足,及自尊感和成功感。激勵既注重鼓勵表揚學生,又要道出學生的問題所在,使他們直面失敗,引導他們去迎接挑戰,可以發展學生的自我自省的思維能力。塑造,就是對學生的點滴好轉都時刻極力稱好,讓他們朝著與所給的評定方向發展。處于青春期的學生,自我意識增強,成長感發展,獨立意向明顯。也正是這時期的學生,特別需要也特別渴望來自教師的肯定的評價。科任教師對學業不良的學生給予合理的正確的評價必然能夠讓他們的學習潛力得到開發和利用。對于后進生,教師進行合理的正確的評價應該是真誠的有效的。
最后,我會注意運用情感激勵。運用情感激勵培養學習困難生的意志力。為此,教師要熱情、主動、細致有效地幫助學習困難生恢復戰勝困難的信心,教師要不斷地有意識地對學習困難生做情感的疏導,讓他們在較高的層次上確立學習目的并承擔起社會責任,從而發展鍛煉意志力。運用情感激勵培養學習困難生的好學上進心。正如馬克思所說,熱情就是一個人努力達到自己目標的一種積極性力量。調動學生的好學上進心,取決于教師的責任感和教育心,愛學生才能真正促進學生好學上進的積極性,教師應該多利用課余時間和學困生談心、談人生、談理想,激發他們的上進心。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把人際距離的調控作為對學困生動之以情的一種重要手段和途徑,有意接近后進生,多給其幫助和鼓勵,使之不會產生被忽視、被冷落感,從而走出學習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