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在山區高中教了4年書的語文教師,筆者反思這4年的教學經歷,感覺自己最為無計可施的,或者說是最為頭疼的便是如何去上高中生的作文課。每次在批改學生的作文時,或許是因為山區孩子知識面狹窄的緣故,在他們的作文里,內容都較為空洞,詞語都較為干巴巴,材料都是老掉牙的,作文要么是“寫實”,要么是“杜撰”,故事幾乎都是千篇一律的:如果是寫人記事的,那內容無非就是在初中時有個很要好的朋友,因為一點小事兩個人鬧矛盾了,很常時間都不聯系,突然之間自己生病了或是下雨等情況發生時,那個最先出現的人一定是那個鬧了矛盾的同學,然后這兩個朋友就又重新和好了;如果是寫景狀物的內容的話,那些從下面鄉鎮來的學生會把我們這個小的不能再小的縣城描繪的高樓林立、燈火通明,讓人讀后會有這里是深圳、上海的錯覺。
面對這種情況,筆者進行過深刻的反思:如何才能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怎么樣做才能使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有話可說,有情可表呢?自從學習了新課標后,我醒悟過來,要想讓學生的作文提高一個高度,就必須讓學生寫那些有真情實感的事與人。那怎么能發現那些真情實感呢?就要做到從體驗中尋找感悟。
“體驗”是指在實踐中認識事物,親身經歷體驗生活。它是指主體借助經驗、運用直覺,通過感悟來理解外物時所感受到的心靈震顫。體驗寫作就是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品味人生,關注社會,感受時代脈搏,讓他們在生活中體味、揣摩、積淀語言,在潛移默化中感受體驗生活的樂趣,形成自主寫作的動機。而體驗性作文教學,就是在教學中積極創造現實的情境,使學生真切地體驗教學的內容,根據實際的寫作要求把握寫作要點,培養學生實際的操作技能,以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俗話說的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生活閱歷,沒有親身體驗,怎么可能寫得出好的作文來呢?
因此,在一次作文教學課上,我做了以下的嘗試:
粵教版語文教材必修二第一課是老舍的《我的母親》,通過教學我引導學生來概括:
【師】請問老舍的母親是怎樣的一位母親?
【生】①這是一位勤勞樸實的母親;
②這是一位熱情好客的母親;
③這是一位樂于助人,總不怕吃虧的母親;
④這是一位有著軟而硬的性格,善良而又堅強的母親;
⑤這是一位與子女語言交流不多,但之間的感情內斂而又深厚的母親;
⑥這是一位能給子女“生命教育”的母親。
【師】性格“軟而硬”的母親,在生活中善良的讓人心痛。默默地注視著母親,我們可能會從母親身上挖掘出更加不一樣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會讓作者終身受益。課文又是如何體現母親對作者的愛的呢?
【生】通過細節描寫來體現的。
例一:“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
突顯母親熱愛勞動、勤勞能干、不怕吃苦的優良品德?!笆帧卑涯赣H的形象無限制地放大。
例二:“除夕,我請了兩個小時的假,由擁擠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爐冷灶的家中。母親笑了。及至聽說我還須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嘆出一口氣來。到我該走的時候, 她遞給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
這里用了語言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以“笑”、“愣”、“嘆”、“遞”等字寫出了母親神態的變化及感情的變化,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疼愛——雖依依不舍卻不曾挽留的深沉、內斂而含蓄的愛。
【師】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對不對?
【生】對。
【師】母愛猶如涓涓細流,滋潤著我們每一個人。如此浩瀚的母愛,對我們的終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們通過學習老舍的《我的母親》來思考一下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影響。
在學生思考時通過幻燈片展示: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的故事。
【師】沒有什么豪言壯語,甚至連話語也說的不多,老舍的母親就是這樣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動愛著自己的子女,愛著自己的家庭,愛著自己的親友,愛著自己的鄰居……總之,母親有著大海一般無私、寬廣的胸懷,無時不在為自己所愛的一切默默地奉獻著。甘甜如水的母愛孕育著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在生活中風雨無阻。沐浴在偉大母愛的海洋里,我們應該學會感恩,更應該善待我們的母親。
我們就以這篇文章為出發點,讓我們也來把愛表達一次,把你對親情的感悟寫在你的作文里??纯茨銈兡苓\用到多少處細節描寫來實現感情的充分爆發。
學生們沒有浪費太多的時間就紛紛提筆寫作了。
這次學生們為什么會這么迅速,又為什么這么容易進入情境呢?原因是他們都能切實的置身于事中,親身體驗了一回。因為是親歷的事,同學們才有話可說,有情可感。
這次作文寫作課給了我很深的啟示:在作文教學中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說出自己的真實體驗,調動學生情感,最終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在一種感動中升華體驗。只有在有了深刻的體驗之后再讓學生來寫作,才能保證作文的情感不會是架空的。同時,筆者還認識到,教師在引導學生寫作的教學過程中要適時地導情、導理、導法。教師通過所創設的生活情境或問題情境,不但要能激活學生的情感體驗,激起學生寫作的熱情和欲望,對體驗形成表象記憶,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分析、歸納、感悟,將表象內化為自省,將“眼中之物”轉變為“心中之物”。這樣,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讓學生產生一種“欲吐之而后快”的認知思想,學生的作文才能做到述獨特見解,表真情實感。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才會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