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室僅僅是符號?
在登基60周年鉆禧慶典之際,86歲高齡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站在王室游船上,向泰晤士河兩岸擁擠的民眾揮手示意。
身著乳白色禮服套裝的女王在陰雨連綿的天氣里尤其顯眼。她沒有打傘,將揮手時的姿態和笑容保持了三個小時之久。
繼位60年,這種端莊威嚴的女王形象不曾改變。她是英國王室最后的代表,以一己之力對抗公眾的懷疑和挑釁:英國《衛報》諷刺這場慶典“不過是王室生存困難期的一場派對”。
60年風雨沉浮,伊麗莎白二世步履艱難:菲利普親王的私生子傳聞;四個子女中,安妮公主和安德魯王子相繼離婚;查爾斯王子的婚變將王室內部矛盾暴露于眾;王室要求政府承擔溫莎城堡的修繕費用引發眾怒……而這些丑聞都不如1997年戴安娜王妃的死來得猛烈。那時女王拒絕舉行國葬,拒絕回倫敦悼念,甚至拒絕獻一束慰問的鮮花。女王形象在那刻從“優雅高貴”跌到“冷漠無情”的低谷。
岌岌可危的不止是英國王室。
王室不再是精神信仰,民眾更樂于八卦那些將貴族們拉下神壇的丑聞。在亞洲,日本皇太子妃雅子因未為皇室誕下子嗣,曝出宮內廳秘密推進皇太子離婚計劃的內幕;在非洲,風流成性的摩納哥親王阿爾貝二世,以要挾和重酬完成了與“南非美人魚”查倫王妃的婚姻;同樣在歐洲,西班牙國王卡洛斯的平民駙馬烏丹加林因涉及違法經濟活動被調查,并牽連整個王室陷入貪污丑聞……
但只要一日存在于歷史中,王室們就必須維護血脈里流淌的尊嚴。伊麗莎白二世固守著她的“終身職業”,并表示“永不退休”,猶如26歲剛繼位時宣誓“我將終身為英國和英國人民服務”。
慶幸的是,并非所有人都是王室的反對者。各國王室努力拉近與世俗的距離,誕生了一個個新“王子與灰姑娘”的愛情故事。不丹國王與平民王后,威廉王子與平民王妃,在更開放的北歐丹麥,墮落過的單身母親創造了屌絲童話的新紀錄。
愿意改變的王室們正在贏回民意。失去了權力,卻能以一國精神符號的姿態繼續存在于政治和歷史中。即便只是一個文化符號和象征,也不能抹去人們內心深處對它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