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新聞里,這個高一少年被一個化名代替:小王。
在失蹤一個多月后,小王帶著一條傷口、一部蘋果手機和一臺蘋果平板電腦回到安徽的家中。
產生懷疑的母親發現了這條位于左側肚子上的傷口。歪歪斜斜的縫針痕跡讓她摸到了兒子失蹤的真相:“他哪里來的錢去買這些東西?越想心里越慌。”她報了警。
故事并不復雜,小王想要臺ipad2,以打工養家的父母不可能提供這筆對家里來說已屬巨額的開銷。他上網時看到賣腎中介發來的信息,在中介安排下,他從安徽來到了郴州。然后在某醫院男性泌尿科做了手術。
對他而言,這只腎價值2.2萬元錢。
賣腎的少年在安徽叫“小王”,在重慶叫“小海”。同樣是17歲,同樣在失蹤許久后突然現身,面對家人對傷口和新電腦的質疑,為了掩蓋自己賣腎的事實,他編了一個破綻百出的故事:去打工,遇到黑心老板,昏迷中被偷了腎。
警方介入后不久,真相大白。
在江西,賣腎的少年則叫“李某”。他的腎在所有賣腎少年中價格最高,17萬元。
但17萬元只供他揮霍了不到半年時間。摘除腎前,中介告訴他:“只是去掉人體的
多余器官,對身體完全無害。”這句話很快被事實證明是謊言。他的身體變差,無法承
擔打工的工作強度。為謀生計,少年李某加入了盜竊團伙。
小王已經被醫療機構確診為三級傷殘。因為長期生病請假,他無法跟上同學的學習進度。能否順利畢業、能否考上大學,都成為未知數。關于未來,他沒想過還會糟糕到哪里去。
寒心的母親將賣腎中介及操刀的醫院告上法庭,但她不指望靠賠償金就能讓兒子剩下的人生得到保障。
缺了左腎的小海消失在媒體的視線外;從賣腎開始,生活一謬千里的李某被公安機關逮捕歸案,他將在監獄度過青春期的最后幾年。
一只腎在黑市上的售價從20萬元~30萬元不等,黑中介視其為暴利品,亟須進行移植手術的病人視其為無價的救命稻草。但當它藏在少年們的身體時,它看不見也感受不到,被物欲迷住眼的少年們將它當作可供交易的商品。
一只腎代表的健康,不如游戲裝備、虛擬財產,不如一部新手機、一臺新電腦,那才是可以在同齡人面前炫耀的資本。
24歲的林勇,他的絕望或許是少年們的未來寫照。2010年,林勇被應聘公司騙去寧夏賣腎。“我雖然學過醫,但對切除腎臟根本沒什么概念,更沒想到我的腎竟然還能賣。”只剩下右腎的他在艱難掙扎過兩年后,徹底失去求生欲望。
林勇身高178厘米,體重從賣腎前的130斤驟降到不足110斤,每月會發超過40℃的
高燒兩三次,每次發燒時,他只有一個念頭: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