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年男人帶年邁的母親去吃快餐,店里的服務員給所有就餐的小朋友分發禮物,但要求他們表演一個小節目。有些癡呆的老母親也嚷著要禮物,男子想掏錢給母親買一份,卻被委婉地拒絕了,說是店里有規定,只送給表演節目的人。
于是,這位身穿西裝、身材有些發福的男人站了起來,像個笨笨的企鵝,又蹦又跳,似乎并未察覺自己的動作在旁人眼里是多么滑稽可笑。老母親拿到禮物后,像個孩子一樣開懷大笑,他這才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旁邊有人問他:“你對母親這么好,她從前為你吃過不少苦吧?”男子淡淡地說:“還需要別的嗎?母親生下了我,已經讓我一生都報答不盡了……”
如果換作你,可否為了母親,而放下“面具”,在大庭廣眾之下,這樣滑稽地表演一番?
某次逛街,在商場門口等朋友,看到樹蔭下有個中年女子在賣桃,便與她閑聊起來。她告訴我,家里種著許多果樹,收入不錯。她女兒大學畢業,就在這家商場工作。
這時,一個漂亮時尚的女孩騎著電動車過來,我以為是買桃子的顧客。誰知女孩笑著對賣桃的女人說:“媽,今天下班早,咱回去包餃子吧!”女人笑著答應:“好,包餃子去!”說話的功夫,女孩已經騎在了破舊的三輪車上,把電動車給了母親。
也許很多人跟我一樣,認為回報母親有太多太多方式。每年母親節,鮮花店里的康乃馨總是供不應求;中老年服裝店的生意異常火爆;這天的電話線路也格外忙碌,許多身在外地的游子會打電話回家,對母親說聲“節日快樂!”
這樣做就是大孝子?與母親對我們博大無私的愛相比,這天的所有回報都像作秀般浮夸。母親不是只在這天才需要我們傳遞愛與呵護。兒女們應該懂得從每個細節中去理解和體會她們的心理需求。在母親需要時站出來為她跳一支舞,哪怕你笨拙的動作引來旁人大笑,但也會有人為你對母親的愛豎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