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博上有人轉發了這樣一條消息:“媒體揭出驚天黑幕:中國75%電表都被蓄意加速”。微博中這樣寫道:“電力公司為獲取利益要求電表企業生產過程中將電表調快。國家監督局對17個省生產的34種電表進行抽檢發現,75%的電表都‘走得快’,偏差最大的要快28%,大多數快10%左右,也就是說居民要無端地多掏10%~28%的電費。”
為查證消息是否屬實,記者搜索了微博的來源。結果發現,這竟是一條六年前的“舊聞”,原帖發表于2005年5月13日,相關內容在各個論壇不斷被轉載。根據原帖中所述:《羊城晚報》爆出一條新聞,“中國電信電力兩年違法收費50億元,其中電力違法收費27.4億,這一數字還僅僅是專項檢查核實的數字……”
查找到《羊城晚報》的原文,令人驚訝的是,新聞發表的時間居然更早,是2000年7月30日。不過,全文只是報道價格違法的事,并未提到電表計量不準的問題。
至于原帖所轉載的,則是當年《承德日報》的記者,以《羊城晚報》的報道為由頭,寫的一篇題為《誤差驚人的電表》的新聞。而“一些電力公司為了獲取不正當的利益,私下要求企業在生產電表過程中將電表調快”云云,也均出自該篇報道。
11年前的舊聞,竟不斷翻炒至今。那么,電表是否有走得“快”之說呢?
為此,記者向北京電力公司咨詢,相關負責人說,居民使用的電表,國家允許有正負2%的誤差,如果誤差是正值,電表走得就“偏快”,如果誤差是負值,電表走得就“偏慢”。只要電表在允許的誤差之內,就是合格產品。
而更換智能電表后電費增加,則是因為新電表的靈敏度更高,能檢測到老電表無法檢測到的電流。比如,一些用戶習慣充電后不拔下充電器,或者關電視時用休眠的功能。在這些情況下,老電表可能無法檢測出電流量,而智能電表卻能檢測出來。
至于是否可以人為地調快電表,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張秀彬表示,電力部門應該沒有讓電表走快的手段,因為電表一直處于封閉、帶電的工作狀態,讓它快走是很難的。智能電表是一項成熟的技術,新表固然比老的機械電表靈敏,但是在計數的方面,沒有根本變化。
另外,電力公司不可能通過調高電壓來增加電費收入。因為用戶的電壓大小,是由配電站內變壓器的變電出線決定的。雖然在用電高峰、低谷之間,用電負荷的落差會很大,但電壓差別不明顯。所以電壓的高低,不會對用電計數產生很大影響。
吃一個月泡面患胃癌,太片面
有微博稱一女大學生為考研連吃1個月的方便面,胃疼癥狀不斷加重,最終發現是癌癥晚期。
實際上不管是胃潰瘍還是胃癌,極少是由某個單一因素引起,癌癥的發生一般都有一個過程,不應該簡單歸結為某段時間吃了某一種食物。
而“泡面有毒”的說法早已被證實為流言,具體內容可以參考本刊2011年11月28日《吃方便面要解毒32天?沒根據!》文章觀點,總結起來大致為,泡面中含有的微量BHT的確是一種食品添加劑,但不是“非法”的,不僅在中國,美國和歐盟等也允許使用它,另外它也不是唯一的可用于油脂中的抗氧化劑,在食品工業中也使用其他抗氧化劑,例如維生素E;面碗使用的材料內層為PE材料,又名聚乙烯,燃燒也不會產生有毒物質,它是一種常用的食品包裝材料。但溫度過高時,會釋放化學物質。所以方便面桶最好別放在微波爐加熱,使用低于100℃的熱水沖泡。
而參考“萬物皆有毒,只要劑量足”的說法看,很常見的一些物質,攝入過多的時候,對人體來說也同樣是毒。而方便面最“毒”的地方還是營養失衡和鹽油過量。
木瓜豐胸是傳說
度娘、易娘相繼走紅,順帶把木瓜也帶紅了,它真的能豐胸嗎?
在木瓜能夠豐胸的流言中,有些流言這樣闡釋它的“原理”:木瓜酵素和維生素A能刺激女性荷爾蒙分泌,有助豐胸,木瓜酵素還可分解蛋白質,促進蛋白質吸收。
其實木瓜酶和木瓜酵素是同一種東西。廣義的木瓜酶指的是木瓜蛋白酶(Papain)、木瓜凝乳蛋白酶(Chymopapain)、淀粉酶(Amylase)等組成的復合酶。“蛋白酶”的功能是分解蛋白質,能夠把蛋白質大分子打碎成小片段。其作用,例如讓肉變軟變嫩。民間就有將木瓜汁液滴在牛肉上,讓肉更鮮美的方法。
然而,蛋白酶必須和蛋白質直接接觸才能產生作用。木瓜酶被胃蛋白酶分解了,不會有完整的、有活性的木瓜蛋白酶發揮豐胸的作用。更何況,如果是煮木瓜湯,木瓜酶早失去活性了。總之,用這個觀點來證明吃木瓜能夠豐胸,純屬無稽之談。
木瓜含有豐富的類胡蘿卜素,在人體內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這個過程的轉化率并不高。而維生素A并不存在刺激雌激素分泌的作用,因此對于豐胸并無任何功效。(本文來源:果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