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在內的食品對人體是否有害,關鍵在于有害物質的含量,農藥殘留也不例外,是否含有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
電子秤、剪刀、不同型號的滴管、塑料量筒、檢測取樣瓶、快速檢測卡、殘留速測儀……最近,一種便攜式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儀在16家全聚德直營店和14家特許連鎖店中同時“上崗”,豐澤園、仿膳飯莊、四川飯店等多家老字號也包含其中。
按照要求,全聚德各門店每周要對食品原材料進行至少兩次農殘檢測,每次檢測品種不少于9種。全聚德集團運營管理部的一位姓劉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全聚德正對100余名一線食品安全工作人員進行專項培訓,培訓合格后他們將成為各門店的食品檢測員。但是不是有了這些檢測,以后在全聚德用餐的消費者就可以完全在農藥殘留的安全方面吃上定心丸呢?
快檢無法檢測農殘是否超標
記者從全聚德集團運營管理部了解到,為全聚德提供檢測設備的是北京奇度瑞吉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技術人員謝榮寶對記者表示,通過他們的快速檢測儀,全聚德能夠快速檢測出其所采用食材是否含有農藥殘留。
“運用該檢測,如果不計算前期處理時間,反應酶只要13分鐘就可以完成檢測,可以判斷出是否有一些種類的農藥殘留。”謝榮寶說。
然而一個現實的問題是,目前在世界范圍內,規模化的農產品及蔬菜種植過程中都需要使用農藥,而使用農藥就會留下農藥殘留,因此在農副產品中檢測農藥殘留并不是一個新鮮事,倒是完全沒有農藥殘留的農產品比較少見。
第四軍醫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研室主任王楓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包括農產品在內的食品對人體是否有害,關鍵在于有害物質的含量,農藥殘留也不例外,是否含有并不能說明什么問題。
謝榮寶也對記者坦承,盡管全聚德從他們公司采購的快速檢測儀能夠檢測出一些農藥殘留,但是要對檢測的農藥殘留予以準確定量,看其是否超過國家限定標準還需要到專門檢測機構通過一些更為精密的儀器予以檢測,目前市場上的快速檢測儀還無法做到這一點。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提供的快速檢測儀其靈敏度和所使用的酶、顯色反應時間和溫度密切相關,檢測結果誤差較大,實際應用中其準確率只在60%~70%左右。因此在經酶法檢測出陽性后,需用標準儀器檢驗方法進一步檢測,以鑒定殘留農藥品種及準確殘留量。
另外全聚德所采用的檢測方法也還存在檢測盲區,據了解該檢測方法只能檢測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兩類農藥,不能檢測有機氯類、菊酯和其他類別的劇毒農藥;不適合檢測蔥蒜類、香菜、韭菜、番茄、胡蘿卜、茭白、蘑菇、花椒等14種容易出現假陽性的農產品;需要對檢測人員進行專門培訓,否則將會對出現的問題無法正確處理或判斷,得出錯誤的結果。因此對于現在全聚德所推行的農藥殘留檢測,不少消費者在叫好的同時,依舊要保持理性。
快速檢測很必要
謝榮寶說,盡管現在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技術還不是很完備,但在保障消費者飲食安全方面還是具有一定的效果,對國家絕對不允許使用的農藥現在可以通過一些快速檢測儀予以檢測,只要有殘留物,就可以發現。另外,由于快速檢測儀通過檢測卡上顏色的深淺也能夠反映一些農藥殘留的含量信息,因此該檢測可以做到部分定量,對農藥殘留含量較低的農產品做出安全性判斷。
專家表示,控制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量的關鍵環節之一就是對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量及時、準確地分析檢測。但遺憾的是,目前,在很多地方,該領域的農藥殘留檢測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全聚德在餐飲行業中率先推行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超標和有毒是兩回事
記者從全聚德了解到,在農藥殘留檢測中,沒有通過的樣品,還要進行第二次檢測。第二次檢測時,該樣品會先用水浸泡5分鐘,如果還不能通過,則說明這些樣品表面的農藥殘留無法用水洗凈,該批次的產品將被封存停用,并向供應商下發不合格通知單,要求供應商進行及時處理。而如果一個供貨商提供的產品連續多次不合格,這家供應商的資格就會被取消。
不過在未來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全聚德對供貨商的這種處理也面臨著一些爭議。由于快速檢測無法對農藥殘留予以準確定量,如果果蔬兩次均被檢測出農藥殘留,但是限量并沒有超過國家限定標準時依舊會遭到錯殺,除非有精密儀器的后繼檢驗。
王楓對記者表示,在食品安全領域,針對有害物質國家規定限量標準是很有必要的,確定限量標準的重要目的就是不讓有害物質對人體造成傷害。如果沒有限制性規定,有害物質殘留量就會更加嚴重。而食用含有大量高毒、劇毒農藥殘留的食物會導致人出現急性中毒事故。長期食用農藥殘留超標的農副產品,可能引起人和動物的慢性中毒,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甚至影響到下一代。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有了限量標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有效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管,違規的企業和個人也會得到相應的懲處。
“目前,包裹農藥殘留物在內,食品領域中有害物質的限量標準有很多都是通過動物實驗得到的數據,為了確保人體健康,動物實驗得到的安全臨界數值又被縮小了100倍,從理論上講,現在的很多有害物質限量標準只有在超標100倍時才會對人體造成安全威脅。因此,現實中,包括果蔬在內的很多農副產品中有害物質超標和有毒也是兩回事。超標并不一定就意味著對人體就是有毒的,只要其不超過我們人體的自凈能力,就不會出現大的問題。”王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