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俠有個獨門絕技——智能通風系統。國外同類產品只有開、關功能,而他的產品能提供人性化“定制服務”。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進入長期不開窗通風的房間,會有一種很難聞的味道,尤其是入住不久的新房,室內的空氣若得不到更新,會令人頭昏腦脹。
為了使室內空氣清新,開窗通風,是最常見的方法。但實際上,僅靠開窗通風這短短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就像人的呼吸每時每刻都需要一樣,房屋通風也是如此。
根據我國《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的規定,每人每小時需要30立方米以上的新鮮空氣,以20平米的居室為例,這就意味著,充斥在20平米的房屋內的新鮮空氣只夠2個人一小時的用量。若不及時補充新鮮空氣,室內的空氣只能是由門縫、窗縫滲漏的和原本污濁的室內空氣組成。
生活在空氣不新鮮的居室內,不單單只是“味道不好聞”這么簡單。令人擔憂的是,家具、裝修材料中含有的可揮發性有機物氣體,比如醛類、醚類、酯類等,也會聚集在室內空氣中,若通風不暢,這些物質將對人體產生極大的危害。
2010年至2011年,北京秦海賽柏瑞室內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檢測了近千次室內空氣質量,在門窗關閉的情況下,新裝修的房子內的TVOC(可揮發性有機物氣體濃度)在30ppm左右,超過標準二倍以上;裝修幾年的房子TVOC濃度也常在20ppm以上,超過標準也在一倍左右。
而研究表明,長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氣中會引起大腦的物理性變化,降低學習記憶能力,甚至引發抑郁癥。同時,心臟病與不通風的室內空氣環境密切相關。而且幾乎所有的呼吸系統疾病都與室內空氣污染有關,比如:感冒,咽炎,鼻炎,氣管炎等。
秦海賽柏瑞公司總經理李仁俠告訴記者,鑒于室內新鮮空氣的重要性,國外目前的建筑標準上,都規定了建筑中必須有通風設備。而我國目前還是一片空白。
為此,李仁俠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在已有的基礎上,設計出了一套更加先進的智能化住宅通風設備,這套設備目前已經申請國家專利。
這套通風設備由“三件套”構成:通風裝置就像一個橫在窗戶上方的窗簾盒,和玻璃等長,寬100毫米、厚100毫米。此外還有提供動力的風機和類似墻壁上電源開關大小的控制器。
李仁俠為這套設備設計了一個獨門的絕技——智能通風系統。國外同類產品只能做到開、關功能。而李仁俠的產品,能做到人性化地“定制服務”。簡單來說,就是通風系統可以通過控制器,設定開關時間、通風任意四擋的風量,并將這些設定具體到每一個小時。也就是說,人們可以根據自己家庭的作息時間,人多時,設定較大通風量,而人少或者沒人時,調小,甚至關閉通風設備。
針對目前空氣污染情況,李仁俠也有相應的對策。他設計了一個凈化裝置,包括可以過濾蚊蟲、大顆粒物的粗效過濾器和過濾PM2.5的高效過濾器。加上這個裝置后,PM2.5的問題就成功地解決了。未來,李仁俠計劃設計一套專門過濾北方冬季常見的二氧化硫的過濾器。
在“制造”清新空氣的同時,李仁俠的設計也沒有忽視節能的問題。“這套設備如果全年不停地運行的話,耗電量也只有冰箱的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