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1929年生于河北,現任亞洲臨床腫瘤學會主席和中國癌癥基金會副主席、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腫瘤藥物臨床試驗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他是我國內科腫瘤學的開拓者和學科帶頭人,著有《內科腫瘤學》、《臨床腫瘤內科治療手冊》和《世界衛生組織三階梯止痛指導原則》等專著25部,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1993年被評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名醫,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孫燕院士盡管已年逾八旬,但他仍然每周堅持出一次特需門診。每當孫老出診時,就有很多的腫瘤患者和家屬手拿著厚厚的化驗單、病歷本、X光片早早等候在他的診室外,期待著能得到這位腫瘤醫學界泰斗級人物的指點。孫燕院士在為患者診病時,總是不忘多嘮叨幾句腫瘤的防治知識,“我從60歲就開始在各種場合宣講‘防癌經驗’了,一講就是20年……我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癌癥患者到了中晚期才想到來找我。早一點采取措施,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細節上預防癌癥,不好嗎?”孫燕院士稱自己就是一個從點點滴滴上注意防癌的“標兵”。年已八旬的孫燕院士用自己健朗的體格和矍鑠的精神狀態證明了他的防癌心得很有效!那么,孫老都有哪些防癌心得呢?
每天只吃七分飽。孫燕院士認為,餓著要比撐著強,瘦的要比胖的好。肥胖可能是使人罹患多種癌癥的隱患。研究證實,腸癌、胰腺癌、腎癌、乳腺癌都與肥胖有關。因此,孫老提醒平時攝取動物脂肪、紅肉以及煎炸食物較多的人,應適當控制自己的胃口,以降低罹患癌癥的風險。當孫燕院士談到自己的“減肥心得”時,他笑著說:“我每天只吃七分飽,但又受不了美食的誘惑,于是感覺吃的差不多了,就馬上離開飯桌,絕不久待,更不會與家人在飯桌旁聊天,生怕管不住自己的嘴又多吃兩口飯菜,偶爾還會把晚飯省下一兩頓”。在控制飲食的同時,孫燕院士還非常注重鍛煉身體,提倡“以步代車”。雖然醫院為孫老配備了專車,但除了參加一些會議以外,他平日都很少用車。孫老認為,鍛煉身體的方式可因人而異。有些人喜歡爬山、有些人喜歡游泳,但無論喜歡哪種運動,只要動就比不動強。此外,鍛煉也沒有必要找特定的場合、特定的時間進行,在工作間隙、閑暇時間都可適當進行一些小運動。孫燕院士笑著說:“在一次會議上,我突然發現著名心腦血管專家胡大一教授‘失蹤’了,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他,最后我向別人打聽才知道,他是利用會議的間隙爬樓梯鍛煉去了??梢娭灰脲憻?,什么時候都可以?!?/p>
每年堅持進行兩次體檢。很多人都知道,及早發現腫瘤最重要的一個途徑就是每年做一次全身檢查。但孫燕院士卻額外為自己增加一次體檢——每年做兩次全身檢查?!拔疫@樣做,是因為有些腫瘤的隱蔽性比較高,偶然一次體檢未必能夠發現它。比如早期肺癌,可能只有半數的患者是通過胸片、X線、化驗痰液才發現的。因此我認為增加體檢次數可提高早期發現腫瘤的機會。另外,一次體檢正常,并不意味著在這一年中身體都不會出現新的問題。我的一些患者向我訴苦,在做健康檢查時醫生并沒有摸出她的乳房有腫塊,可短短一個月之后她就被確診患了乳腺癌。在此,我必須強調,身體檢查一定要堅持年年都做。很多人偶然一次體檢正常就放松了警惕,有的人甚至間隔3到5年后才再次做檢查,這種做法是錯誤的。腫瘤的形成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而且會受到很多種誘發因素的影響,別說三五年的時間,就是在三五個月的時間里也可能突然發生癌變”。談到此處,孫燕院士感慨道:“我是臨床腫瘤學方面的專家,可是我也不知道自己的體內什么時候會發生癌變。舉個例子,我們的身體就像是一部設備精良的汽車,每個零部件都在24小時的辛苦工作著,理所當然就需要定期地進行保養和檢修,只有年檢合格了才能避免出現意外。特別是老年人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器官的老化,體檢的頻率應盡可能增加一些、項目應盡可能全面一些,特別是肛門等一些比較隱私的地方也要檢查。”
凡事保持心態平和。孫燕院士是我國公認的內科腫瘤學科帶頭人,他創建了我國第一個腫瘤內科治療專業。經孫老診治的病人中不乏西哈努克親王、李顯龍、王鼎昌、霍英東等政界要員和知名人士,可以說他的患者遍布海內外,他也因此了解到一個個鮮活的患癌故事。孫老認為,所有的癌癥患者都有一個相同的誘因,那就是壓力過大、長期抑郁、過分憂慮、勾心斗角。“以前,醫學界還質疑精神因素怎么會跟癌癥有關呢?后來在一項研究中發現,不良的情緒會使人體產生應激反應,過強的應激反應就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從而使癌細胞有了可乘之機”。在筆者和孫燕院士的整個談話過程中,孫老始終都是笑呵呵的,他不明白當今的人們有什么可不愉快的?比起舊社會的那些歲月,現在的生活在他的眼中無比幸福,“要學會滿足、學會感恩。人生不可能全部都是順心如意的,應學會自己調節和排解不好的情緒?,F在生活節奏快,每個人背負的壓力都不小,建議大家不生氣、不折騰、不鉆牛角尖,凡事都想開點,力爭做一個‘沒心沒肺’的人”。孫燕院士有一個調節心態的小方法,那就是“寵辱不驚”。他作為腫瘤醫學界的“大腕兒”級人物,總是被邀請參加一些以表揚他、贊賞他為主要內容的會議,他很少去參加,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那么好;而當他遇到不公平的對待、甚至是遭遇誹謗時,他也覺得自己并不像別人說的那么差,因此心態一下子就得到了平衡。
絕對不沾煙酒。孫燕院士從來不沾煙酒,他的這個好習慣也影響著周圍的朋友。孫老認為:“很多腫瘤是被人們的不良生活習慣‘誘發’出來的。比如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蔬菜的人就容易罹患腸癌;吸煙者極易罹患肺癌,且會導致很多無辜的人因吸入‘二手煙’而罹患肺癌;過量飲酒可使人罹患肝癌;性生活混亂、感染HPV(人乳頭狀病毒)可使女性增加罹患宮頸癌的風險”?!傲硗?,很多人錯誤地認為胃潰瘍、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肝炎、宮頸糜爛等疾病不像腫瘤那樣可怕就放松了警惕,其實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治療,此類疾病非常容易發展為癌癥??傊?,不要給自己制造太多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