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名瓷之首——汝瓷,因產于汝州而得名。汝州歷史源遠流長,是歷代郡州治所,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汝瓷更是被歷代帝王視為稀世珍寶和鎮國、鎮宮之神器。“汝瓷在國外名聲大噪,反而在國內鮮為人知。為此,汝州專門舉辦了汝瓷文化節,希望能傳承、弘揚汝瓷文化,普及汝瓷科普知識。”河南省平頂山市汝州市科協主席楊英武說。
在參觀完首屆中國(國際)汝瓷文化節后,一位汝州人贊嘆道,“汝瓷似玉非玉而勝似玉。它有玉的濕潤典雅,又有泥土制品的敦厚質樸,汝瓷恰如其分地集二者之美。我之前竟然不知道家鄉汝瓷的技藝如此高超,也不知道汝瓷中有這么多的講究。”
另外,為學習和借鑒國內外陶瓷燒制的先進理念、經驗和技術,汝州還舉辦了中國歷史名瓷燒制技藝大賽。在現場,來自各地的數百名陶瓷家,盡展高超的燒制功夫。特別是來自江蘇宜興的高級工藝美術師,展示了鈞陶工藝中最高超的堆花工藝。在陶瓷界,鈞陶以它獨有的堆花工藝獨樹一幟,“堆花”的表現手法,就是靠一個大拇指在坯上裝飾各種圖案,當地叫“拇指藝術”,這個只能在宜興看到,可以說是中國的一絕。
楊英武說,舉辦活動的目的,就是在陶瓷大師、科研帶頭人與陶瓷藝人和消費者之間建立起一座溝通的橋梁,讓廣大陶瓷藝人了解更多的新品種、新技術,讓消費者了解更多包括汝瓷在內的陶瓷生產過程,只有讓人們真正了解汝瓷的科普知識,才能促進科學消費、健康消費。
比如,長期以來,人們對陶瓷的輻射問題存在認識盲區,許多人不知道,輻射超標的工藝陶瓷若對人體長期輻射,有致癌的危險。“我們專門從北京請來專家和大師,以講座的形式將與陶瓷有關的科普知識傳遞給八方來客。”楊英武說,通過舉辦藝術節和技藝大賽,現在陶瓷藝人都改變了傳統的工藝方法,而采取低輻射的陶瓷工藝方法,而許多消費者在挑選陶瓷的同時,除了關注款式、價錢以外,也掌握了相關的輻射標準與知識,遠離輻射的危害。
這種與辦節有機結合起來的模式,成為汝州科普的一大特色。楊英武說,汝州每年都會與各種節日主題活動相結合,開展各種科普活動。例如,與婦聯合作,連續多年舉辦“汝州市慶三八及科普宣傳文藝晚會”,與團市委聯合,在“五四青年節”開展青年科普志愿者有獎問答。
“除了定期不定期地舉辦主題鮮明的大型科普宣傳,開展融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的科普活動外,還充分利用了大眾傳媒宣傳科普知識。”楊英武告訴記者,汝州電臺、電視臺、《今日汝州》等新聞媒體都開辟了科普專欄。電視臺的《科普大篷車》、《金色田園》等專題科普節目,每周播放3小時以上,深受廣大觀眾的好評。
2010年3月,汝州市被中國科協確定為全國科普示范市創建單位。2011年5月29~30日,市委書記李全勝作為河南省58個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的唯一代表,在中國科協八大閉幕式上接受了中央領導的授牌,并參加了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工作座談會。
汝州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總面積1573平方公里,總人口97萬,轄11個鄉、4個鎮、5個街道辦事處、453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