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針對目前中職學校學生實習存在的普遍問題,提出了建設中職學校培訓基地的構想,并指出了具體的建設措施。
關鍵詞:中職;培訓基地;實習
一、中職學校培訓基地建設的必要性
目前,中職學校一般采取校企聯合辦學、組織學生到企業實習、頂崗實習、組織教師到企業實踐等措施加強校企合作,產學結合,但因為這些措施存在點廣、面大、難管理的問題,實習質量難以保證。一些企業簡單地將學生當作工人使用,學校沒有達到實習目的;企業因為準備不夠,經驗不足,造成生產成本增加,達不到贏利目的,缺乏合作的積極性;學生則認為實習只是去企業打工,工作的勞累、環境的落差也讓學生普通存在畏難情緒。因此保障師生實習和實踐的質量,是學校實現內涵發展必須解決的新課題。
針對這一現狀,筆者認為建立穩定的中職學校培訓基地,能有效解決這一難題,因為基地式的實習形式,實習條件較好,組織嚴密,便于管理,能有效保證實習計劃的實施。從學校層面來說,能打破學校辦學局限,實現資源共享,校企聯手共育人才,并及時掌握行業信息,與市場無縫接軌,明確辦學方向。學校通過對培訓時間周密合理的安排,能有效解決大、小學期的難題,統籌教學資源。從教師層面來說,一方面,學生到企業實習,專業教師可輪流跟班到企業實踐,解決以前單兵作戰,大企業不接納,小企業學不到技術的困境,熟悉專業人才崗位職責,了解企業生產要求,有效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另一方面,學校能通過培訓基地實現人才資源共享,聘請企業高水平專業人才,增強學校師資隊伍力量,這是實現教師隊伍“雙師化”的有效途徑。對于學生來說,通過到培訓基地實習,能了解規范的企業規章制度,熟悉工種和崗位,更好地掌握專業技能,形成較好的職業素養。
二、中職學校培訓基地建設的關鍵點
建立校企合作的培訓基地,其關鍵是要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而構建雙贏的利益機制是建立長期穩定的校企實習基地的有效保證。
(1)一方面,學校要盡量爭取政府、行業協會和大型企業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發揮專業部、教研組和教師的作用,積極尋找有合作意愿的企業,并爭取政府給予合作企業相應的優惠政策,學校甚至可以帶土地、設備和企業進行合作。
(2)在選擇實習基地時,盡量做到一個專業一個基地,企業生產和學校專業應比較接近。同時,基地應手續齊全,管理規范,能保障學生的勞動權益,能提供必要的食宿條件。
(3)學校和基地合作時,在積極主動履行合作責任的同時,也應發揮學校的平臺作用,宣傳企業品牌形象,加強產學研一體化的技術創新,引導畢業生優先到企業工作等,加強雙方的深層次聯系,建立起雙贏利益機制下的長期穩定的校企實習基地。
三、中職學校培訓基地建設的具體措施
(1)實習組織方面。學校和共建培訓基地的企業應有相應部門和專門人員負責聯系、協調,共同解決實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確保實習順利進行。校企之間要有合法明晰的合作條文來明確雙方的職責,并通過對實習時間、實習內容和實習管理的仔細研究來制訂完整的實習計劃。企業應配備精干的實習輔導員,在實習前對學生進行生產操作規范、企業管理規章制度等方面的培訓,消除學生的恐懼感,使學生能盡快適應企業的生產和生活。
(2)實習管理方面。學校應將實習列入教學計劃,在第三、六學期都可安排學生進行實習,但兩個時間段的培訓目的不一樣,第三學期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工種、崗位,熟悉專業技能;第六學期主要是就業前的試職,是專業技能的鞏固和提高。專業部、教師和學生在思想上要重視實習,充分認識到實習是中職的一門重要課程。專業教師和學生一起到企業實踐,既能協助企業進行管理,又能了解市場的人才需要,掌握新方法、新技能和新工藝,提高專業能力。班主任、企業實習輔導員應全方位跟班管理,深入學生,及時解決學生生活、工作和心理上出現的問題。同時,讓學生與企業職工聯歡,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來消除實習枯燥感,深入了解企業生活,體驗企業文化。
(3)評價考核方面。實習結束后要及時進行總結,學校通過實習評價表對學生在實習過程的態度、表現、專業能力和技能等做詳盡記錄,評選出優秀實習生;對教師進行評價,評選出優秀實習管理員;專業教師在實習結束后完成實踐報告,并作為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內容登記在教師個人發展檔案;實習跟班教師和班主任的待遇應有所傾斜,企業實習輔導員作為學校的外聘教師,給予一定補貼。
(作者單位:汕頭市澄海職業技術學校)
責任編輯 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