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內涵建設的概念、內容和規律,并以惠州工業科技學校為例,論述了中職學校內涵建設的具體發展思路及推進策略。
關鍵詞:中職;內涵建設
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發展迅速,中職學校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學生規模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然而,隨著學校招生規模和在校生數量的不斷擴大,生源潛力越來越小,招生競爭空前激烈,中職教育主要以外延發展為主的模式受到了挑戰,一系列新的矛盾相繼出現:一方面,生源總體素質下降,學生管理難度增加,教育教學有效性不高,人才培養質量下降,畢業生的社會適用性評價變差。另一方面,上述現象又使社會對中職教育的信心產生動搖,人們對中職的評價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提升。更嚴重的是,在一些地區中職教育甚至淪為“二流教育”,只要經濟上有解決的可能,哪怕中考分數再差,絕大多數家長都不愿意將自己的孩子送入中職,以至于有學者發出“莫讓‘貧窮二代’現象在職校蔓延”的呼聲。
因此,除了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加大投入,改善職業教育辦學條件,廣泛實行免費職業教育,提供良好的宏觀環境之外,改變發展方式,走內涵發展道路,也已經成為職業教育的必然選擇。對于中職學校而言,抓好內涵建設,促進學校發展更是在競爭中求生存、圖發展、做強做優的戰略方向。
一、了解內涵建設的概念,思考學校的發展方向
內涵建設和外延發展是一對相應的概念。外延指的是適合某一概念的一切對象和事物,因而學校外延發展的主要特征是擴大辦學規模,包括招生規模、設備規模和校園校舍規模等,即通常所說的“硬實力”。內涵則是反映于概念中的對象的本質屬性的總和,因而學校內涵建設的主要特征是提高辦學質量,包括師資質量、教學質量和管理質量等,即通常所說的“軟實力”。顯然,“硬實力”不易打造,需要足夠的財力投入,但“軟實力”的提升更難,不僅需要學校練好內功,而且還要持之以恒,勇于創新才能實現。
對于中職學校而言,抓內涵建設的本質就是抓辦學質量,讓“硬實力”和“軟實力”比翼齊飛、相得益彰,達到較理想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一所學校的辦學方向,是內涵建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所以,中職學校應細致分析當地的產業情況和用人需求,認真思考學校的發展定位,精心提煉學校的辦學理念,從而確定學校內涵建設的具體目標。
惠州工業科技學校近年來把服務惠州及珠三角高度發達的電子產業作為重點,提出了“辦學為工業立市服務,育才為中國制造添磚”的宗旨;把堅守“工科特色”作為品牌打造的核心,提出了“工科文化立?!钡膽鹇裕话艳k學質量建立在“工科素質”的測評機制上,提出了“人—機—企兩兩融合水平”的素質要求和“職業技能—職業道德兩相適應”的教學要求。由此形成的內涵建設思路,得到了教職工和企業的認同,也收獲了“軟實力”不斷提高的成果,在財政投入增長不大和辦學場地有所制約的條件下,學校從創建“廣東省重點中等職業學?!薄皣壹壷攸c中等職業學校”到“廣東省示范性中等職業學?!?,一路高歌,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發展歷程。
二、根據內涵建設的內容和學校實際選擇發展的突破口
從內涵建設驅動力的角度看,可利用創建省重點學校、國家重點學校和示范校等契機作為突破口來實現內涵發展。事實上,許多中職學校內涵建設的啟動都是從創建高等級學校開始的,因為各級各類等級學校的評估指標體系,對一所學校應有的豐富內涵作了明確詳盡的描述?!耙栽u促建、以評促改、評建結合”正是學校評估工作的意義、出發點和歸屬點,創建迎評就成了內涵建設的載體。
從內涵建設的本質來看,可立足于提高辦學質量,圍繞學校辦學理念來展開。在建立現代學校制度、落實校園文化引領作用、再造教育教學工作流程、提高師資隊伍水平、打造專業群教學高地、重構專業課程體系、改革教材內容、推行先進教學方法、強化科學管理手段和實行德育模式創新等一系列環節上下功夫。顯然,這時推動內涵建設的載體便是階段性的工作目標。學校實際、創建目標和工作載體不同,決定了內涵建設的復雜性、艱巨性和靈活性,關鍵是要找準突破口,以一力之功取破竹之勢,帶動內涵建設的逐步推進。
前幾年,為了落實市政府部署的“中職學校二次創業”的任務,我校在成功通過“國重”評估之后,將內涵建設作為著力點,制定了創建“國家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钡哪繕?,提出了我校二次創業的思路:以管理穩校、以特色立校、以質量強校、以錦標榮校、以創新活校。在這個思路的指導下,學校選定“錦標榮?!焙汀皠撔禄钚!弊鳛閮群ㄔO工作的突破點。因此,我校從2007年起,狠抓第二課堂的活動組織,立足用好現有教學設備,使教師技能的訓練和學生技藝的培訓規范化、常態化。我們將比賽項目與相應技能課程的教學內容組合起來,調整教學進程,保持教學秩序的基本穩定,把迎接比賽奪取錦標的愿望與促進教學的目標并歸合一,備賽與教學相得益彰。學校連續多年奪得市級競賽工科類項目的絕大多數金銀獎項,在省級競賽中也多次獲得過金銀銅獎,點亮了“工科特色”的光環,促進了專業建設的水平,帶動了學生管理工作,提高了辦學的軟實力。目前,我校已有“數控加工與模具制造” “電子信息技術”和“電子計算機應用”三個省級重點專業,有“機電技術應用” “會計電算化”和“汽車維修”等眾多市級重點專業,專業群覆蓋了電子產業的主要用工崗位,大大增強了我校的競爭力。
“創新活?!笔且詣撔逻\作機制、創新工作思路來謀求學校在財力投入有限的前提下不斷發展。一所學校有了活力,就有了再發展的驅動力,從這個角度看,創新其實是內涵建設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今年的全國、全省職業教育大會都發出了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的號召,以先進的觀念和科學的方式進行制度創新,已是中職學校發展的必然選擇。我校通過觀念創新,實現了發展目標從追求規模大校向創辦質量強校的轉變;實現了品牌建設從追求平均優勢向打造專業制高點的轉變;實現了特色構建從追求傳統評價向對接企業需求的轉變;實現了制度設計從約束限制、問責懲罰到鼓勵創新、規范引導的轉變;實現了學校資金運作模式從節儉維持到適度超前投入的轉變。
三、遵循內涵建設的規律,快速提升辦學水平
對于中職學校而言,其內涵建設是有層次性的,主要反映在三個方面:
第一是頂層層級,解決學校培養什么人的問題。它指的是辦學目標體系,包含辦學模式、學校定位、人才培養規格和運行機制等。在這個層級里,學校和用人單位根據產業需要共同確定培養目標,是辦學目標體系的核心,左右著其他辦學要素的選擇。
第二是中層層級,解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它指的是內容方式體系,包含人才培養途徑、教育教學手段和教育教學內容等。在這個層級中,教育教學內容是內容方式體系的核心,它由課程系統和教材知識系統構成,是職業人和社會人的素質培養基礎,左右著內涵建設的實效。
第三是底層層級,解決由誰培養和怎樣完成培養任務的問題。它指的是保障體系,包含師資隊伍、干部隊伍、基本條件、管理制度和評價方式等。在這個層級中,師資隊伍和干部隊伍是保障體系的核心,因為教師是教育活動的主要影響源,學生職業技能的習得往往需要為師者的口傳身授,其教學能力和實操能力就顯得尤為關鍵。人的因素第一,制度靠人設計、管理靠人施行、教育靠人評價、條件靠人完善,因此,師資隊伍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是內涵發展的重中之重。
在中職教育的實踐中,從頂層設計著手抓辦學目標體系構建,從實施層面入手抓內容方式體系創新,從工作部署著眼抓保障體系完善,就是內涵建設的規律與邏輯思路。我校的內涵建設正是如此,在明確辦學理念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現代學校制度建設,堅持“工科素質”和工科特色的辦學方向;抓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形成了“工科專業突出工(工藝訓練)、非工專業聯系工(工廠業務)、課程重構盯緊工(工作崗位)、教師業務強調工(工廠經歷)”和“課程安排雙結合(教學內容結合工廠實際,生產體驗結合教材內容)、教師上崗雙進入(教師下工廠,師傅登講臺)、品行養成雙軌制(校園教育軌道,企業教育軌道)、技能評價雙考核(考核操作過程的工藝習慣,考核操作結果的精準水平)”等有效措施,快速優化了育人機制;抓工作落實到位,突出隊伍建設,提升了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中層干部的執行力,打造了一支能在艱苦條件下在教學中出成效、在競賽中出成果、在教育中出成就的教師和干部隊伍。
總而言之,不管內涵建設的領域多寬廣,內涵建設的項目內容多豐富,學校的現實狀況多復雜,沿著這一思路向縱深發展,中職學校內涵建設必見成效。
(作者單位:廣東省惠州工業科技學校)
參考文獻:
[1]朱孝平,張曉麗.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生源狀況的比較—— 一個區域性的分析樣本[J].職教論壇,2010,(30).
[2]葛力力. 莫讓“貧窮二代”現象在職校蔓延[J]. 職教論壇,2011,(17).
[3]丘文. 中職學?!岸蝿摌I”的發展策略[J]. 廣東教育·教研,2006,(12).
責任編輯 陳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