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素質教育為出發點,加強英語教學改革,通過利用情景設疑問難、交際運用及在英語“練習”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力,改變英語傳統教學中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培養適應新形勢的創新人才。
關鍵詞:中職生;英語;創新思維
英語教學應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使學生獲得適應社會所需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要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樹立符合素質教育精神的英語教育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指導作用,開發學生的智力,使學生在獲得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其觀察、記憶、思維、想象和創造力。
一、情景設疑問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創新始于問題,學源于疑,常有疑點,常有問題,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創新,這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創設各種情景,利用情景立障設疑,創造認知沖突,讓學生在各種問題情景中積極思考,增強求知欲,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設疑的主要方式有:
1.利用實物設疑。
實物是教學中最常用的直觀的教具,教師要善于利用容易準備和便于攜帶的實物,尤其要充分運用教室里的人和物,密切結合教材內容巧設疑難。如教單詞pen,pencil,ruler,eraser……時,教師分別拿著這些實物進行提問:What’s this in English?先自問自答,再與學生問答,然后分別將這些實物用布蓋起來讓學生猜,猜對了就給予表揚,如果猜不對,拿開遮蓋物,顯露出物品,再用英語問學生,讓學生用英語回答,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的能力。
2.利用圖片設疑。
利用掛圖、插圖或卡片進行教學,能夠超越教室的有限條件創設所需的情景。如教The Man Upstairs可用插圖設疑。教師指著插圖問:What can we see in the picture?學生思考后會回答:We can see two men. One lived upstairs, the other lived downstairs.然后教師以疑激思地問:Why didn’t the man downstairs get to steep the next evening?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其創新潛能。
3.利用簡筆畫設疑。
簡筆畫雖然是簡單的幾筆,但可以勾勒出復雜的場面,人物的表情、動作等,使抽象的概念變得直觀。如教詢問人的身份時,教師先畫出沒有姓名、年齡等特征的圖,使學生產生探問此人的有關信息的動機,如:Who’s this?然后教師繼續畫幾筆進行問答:①Who’s this?(學生思考后會答:I think she’s a girl.),②How old is she?(學生猜測著說:I don’t know. I think she’s seven.)最后教師又繼續畫幾筆,從而顯露出這幅畫的特征。
4.利用電教手段設疑。
幻燈、投影、錄像等電教手段,能創設教學所需的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如教Uncle Wang’s Factory一文時,教師先提出一個問題:Have you visited the factory? What do the workers make in the factory? 以引起學生思考,激發學習興趣,然后教師以神秘的語氣說:Let’s go to visit the factory.最后教師用投影儀出示畫面,并配上錄音,使情景的創設更現實化,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5.利用表情、動作設疑。
英語課堂上運用各種生動傳神的表情,用形容詞的語言和動作演示進行教學,能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教師一邊合書一邊說:What am I doing?叫一個男同學站起來后對全班同學說:What is he doing?教師通過示范和提示使學生思考后分別說出:You are closing the dook.和He is standing.來教現在進行時;叫一個學生故意走出教室去圖書館后問全班同學:Where is he?教師啟發全班同學說:He has gone to the library.這個同學回來,教師問他:Where have you been?教師啟發他說:I’ve been to the library.來教have(has)been to與have(has)gone to的用法區別,等等。
二、在交際運用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交際是學習英語的目的。教師要設法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生活實際,創設豐富的交際活動情景,增強語言實踐的真實感,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和創造性使用語言的嘗試,促進學生語言技巧的發展,進而逐步獲得綜合運用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進行交際的能力。教材內容包括了很多功能項目,如打招呼、介紹、問路、看病、購物、就餐、喜好等,涉及到生活的各個方面。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善于把教材內容活化,要求學生不受教材的限制,使自己的行為和思維自由馳騁、自由表現,敢于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如講有關“問路和應答(Asking the way and responses)”時,先讓學生思考這個對話在什么場合下使用,并要求學生對Part1的插圖進行對話,再讓學生回憶所學的有關問路和指路的句子,然后設置情景,兩人一組就自設的情景內容進行交際,這樣能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和創造出有自己特色的對話,使對話內容更加充實,更富有生活氣息,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才能,同時又能提高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在“練習”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啟迪學生思維,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建立良好的智能結構,是課堂練習的目標之一,引導學生進行有目標的思考是發展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手段。發散思維是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是一種富有創建性的辨異思維,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根本途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有目的、有計劃地設計發散性習題(如一題多解),充分發揮習題的功效,使學生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能根據練習內容進行積極思維和創造,做到練中求活,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一題多解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一題多解的“多解”可以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從解決途徑發散,在調動學生的發散思維后,得到不同的解法,可以訓練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敏捷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英語具有豐富的詞匯和多變的句型,充分利用學科的這一特點,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常用的方式有:①一句多譯。如講現在完成時的用法時,要求學生把“她來這里有兩個月了”這句話譯成英語,學生經過思考譯出不同的答案:a. She has been here for two months. b. She came here two months ago. c. It’s two months since she came here.②一問多答。如教師在教詢問時間及回答的內容時,教師問What’s the time, please? 不少學生回答是:It’s …教師可鼓勵學生用與眾不同的句子回答,如a. My watch is broken. b. I don’t have a watch. c. Sorry, my watch was lost yesterday.等。
培養中職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必須打破教學的專斷和封閉狀態,優化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主動地、有探索性地進行學習活動。
(作者單位:梅州市職業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吳莉湘.淺談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J].成才之路,2011,(21).
[2]王瑞貞.論如何在新目標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南方論刊,2008,(2).
責任編輯 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