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源手跡
寂靜,比一個人內心的蒼茫遼闊。
長江的源頭,誰發出了草原輕輕的喟嘆
眾草之上的靈魂,輕且慢
一個人的行程,藍天優雅地彎下
—夕光里的背影
這一望無垠的草海
巨大晶瑩的冰川,誰是沱沱河
最完美的戀人?
寂靜,遠比一個人內心的遼闊蒼茫
—在長江靜靜的源頭。
放歌海西
手執鐵板歌吟牦牛眼睛里藍藍的青海湖
一粒風沙吹醒了海西亮晶晶的額頭
眼睛在動
你看見的孤獨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遼闊與久遠
粗獷的海西,風沙吹誦的格爾木
戈壁便是我前世丟下的一份發黃的信箋
誰說慈祥的一定是牧羊老人的微笑
走出昆侖山
一片云或者一塊沉默的石頭,輕聲低語
就有一種鄉愁的味道
此刻,我學會了沉默的表達、思考以及回應
此刻,高傲的風
隨時會把我那額頭上的太陽,點亮—
我能憶起的格爾木
只有風。只有唐古拉雪山一樣遼遠而明亮的風
在我的眼睛里流淌
荒涼已經失去了贊嘆
美,無須描繪
戴綠松石的藏族女子,她一定有著月光般美麗的秘密
背著木桶,沱沱河的河水用清涼
親吻著她青稞酒般醇香的發辮
還有什么啊,在我沙漠般蒼勁而干燥的內心
一場干凈蒼翠的風
繞過了經幡、佛塔,繞過了我不安的靈魂
一盞未滅的酥油燈,格爾木
只有一個人殘存的背影越來越長
仙游工匠
他們在傳承一種美,一種匯集仙游人民智慧的美
那需要怎樣的膽識和勇氣
在一件件精美的木雕家具上,雕刻出
心中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向往
是的,一絲不茍的把木頭粗糙的一面磨平
把京都宮廷器與書畫工藝結合
一種讓人們耳目一新的藝術,在人們的心中
璀璨成一幅畫,一張亮麗的名片
仙游工匠,歷史的長河中
這些用刻刀雕刻時光的工藝大師
用一場華麗的夢
詮釋仙作藝術的精致、無瑕和燦爛
一塊木頭就是一個夢想
一把刻刀就是一種人生
一個仙游工匠的足跡就是仙作藝術偉大的源頭
—閃耀著輝煌、大氣、厚重和永恒
詩記仙作
是誰說出了一塊木頭綿密的心事,一塊木頭
晶瑩的夢,以及一場夢的火焰,火焰里的滄桑與往事
是誰雕刻出一塊木頭詩意的前生
前生的愛和溫暖的情事,一個時代偉大的傳奇
多少年了,仙游的工匠們
用智慧和汗水雕刻出一個民族的精神和藝術
是他們,讓一塊木頭有了真正的價值
讓一塊木頭有了完美的歸宿
創新、發展,傳承、發揚,每一件木雕
都在記錄著仙游歷史的厚重、未來的輝煌
每一件木雕都在用另一種方式,在時光中
閃耀著藝術的魅力和高貴的光芒
是誰讓一件木雕擁有著源遠流長的溫暖
是誰,讓一種藝術記載著愛和夢的絢麗與博大
詩意仙作,古色古香的品質
宛如歷史對今天的回答,宛如明天對今天的詮釋
詩意仙作:永恒與美
一件木雕就是一種人生精彩的答案
一種藝術就是一顆心靈清澈的回眸
詩意仙作,因為美
而永恒
從古至今,從歷史走向未來
與其說一塊木頭胸懷著仙游工匠的夢想和希望
倒不如說,仙游工匠
被一塊木頭提煉出了寂靜、綠蔭,一場
陽光里的誓言和歌聲
詩意仙作,因為永恒
而美麗
龍泉,讓幸福貼得更近
來到龍泉,我首先想到了幸福,想到了心中
流淌著的一條歡樂的河流
風是幸福的,它放慢了腳步,吹拂著
城市里同樣幸福的花草、樹木以及笑容滿面的市民
一顆世俗的心,應該在龍泉滌蕩一下
煩躁的心緒,在龍泉溪水的波影里尋找靜謐的私語
讓一尾尾游魚為我們劃開
龍泉溪清澈、脫俗、薄霧縹緲的人間仙境
讓我們看一看白豆杉、長柄雙花木如何在這里
詩意的成長,如何在鳥語花香中把鳳陽山
裝扮成最美麗的心的天堂
一座山的蒼茫是龍泉父性的雄偉、高大
一條溪的寧靜便是龍泉母性的溫情和慈祥
走進幸福的深處,烏飯和菜的香味
散發著生活的幽香,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就像
一抹流云書寫的詩詞
在龍泉,讓幸福貼在心坎上
這時,你的心中就有了蒼翠的美,萬物和諧的美
以及一個旅人發自肺腑的留戀和贊嘆
龍泉寶劍
迎著陽光,拔劍出鞘。一個城市的光芒
倒映著寶劍般的秀美和精致
撤縣設市二十載,龍泉這柄堅韌鋒利的寶劍
耀眼、挺拔,被時光打磨成了
青山綠水的圣地,豐饒富強的名城
一座城市詩意的崛起
就是一柄龍泉寶劍從容的出鞘
剛柔并濟,大氣磅礴,每一次的騰飛
都是一次跨越
每一次的打磨,都是一次蛻變
向下,扎根。一柄寒光四射的龍泉寶劍
用鋒利訴說著龍泉
汲取天地靈氣和力量的創新精神
建設蓊郁山水、錦繡家園的動人氣魄
如果說一個城市的輝煌有著龍泉寶劍般的
高度和雄姿
我相信,新的華章背后一定有著龍泉
古色古香的城市品格,堅硬飽滿的文化內涵
龍泉青瓷
一種美,如青瓷般粉青、淡藍,如米酒般
晶瑩、明亮
一種美,孕育著一座城市的靈動神韻
書寫著古城里的滄桑和文明
一種美,美得自然、從容,舒心而溫暖
—它就是龍泉青瓷的美,龍泉山水里
閑情和飄逸的美
是啊,洗凈鉛華,龍泉青瓷
高潔與堅毅的品格就是一座城市
走向輝煌的基石,就是龍泉撤縣建市二十年
花朵般芳香的寫照
一種美,在泥土中孕育,在烈火中永生
靜靜地,它就牽出了
龍泉通透、碧幽的清涼,靜謐、安寧的圣境
鄱陽湖邊,一顆心如此幸福
陽光輕輕打開鄱陽湖水柔曼的畫卷
舟行其上。我的心一半屬于流水
一半倒映湖面。是的,寂靜的湖水
有著難解的禪意,惟有泯去俗欲,方能尋覓
波光粼粼中時光的美
—淌著農歷的歌謠,有誰在湖邊傾訴著
愛與恨的憂傷。此刻,鄱陽湖的湖水
泛著細小的波紋,恍若彈奏的古琴
一遍又一遍把陽光開成最美的蓮花
湖面高于人世,湖水親吻人間
一滴一滴晶瑩的水珠,匯集著贛江、撫河
修水、信江、鄱江的靈性
在我的目光中凝成滲入骨縫的詩情
—漁夫是幸福的,搖櫓聲中
魚兒滿倉,一張結滿滄桑的漁網,用歌聲
收獲著鄱陽湖安寧的贊頌和祝福
以及一滴湖水中陽光的牽掛
陽光輕輕誦讀鄱陽湖飄逸的旋律
此刻,我已習慣把湖面當鏡面
難解的禪意,就隨湖水入長江,我已放下
沉默和虛偽,就讓不朽的流水收留
我這顆,如蓮花般向往高潔的心
湖是鶴家鄉
清清的湖水,飄逸的白鶴。在鄱陽湖
人間仙境就是一處流動的風景
我的心仿佛被一雙靈動的翅膀帶上了藍天
又仿佛被鄱陽湖水清澈成一縷清風
海為龍世界,湖是鶴家鄉
多少尋夢的白鶴,不遠千里,來到江西
來到鄱陽湖上,只為在翅膀上
留下一滴湖水,留下鄉愁里的溫情和祈禱
哦,我能體味游子對家的向往
就像此刻,那只高傲的白鶴
低首的瞬間,眼睛里的鄱陽湖
便是母親慈祥的注視和深情的呼喚
詩記老爺廟
我想,第一個在此誦經念佛之人,一定是
愛上了鄱陽湖澄澈、清幽的湖水
是的,參禪悟道就是在和湖水對話
就是讓鄱陽湖靜靜流入一個人躁動不安的內心
寧靜、明亮,鄱陽湖水用自然的流淌
詮釋著一座古寺源源不斷的香火
湖水有多干凈,心就有多干凈
把俗欲修煉成一滴湖水,心中的蓮花
就有了陽光的坦蕩
用心祈禱,用湖水清洗波濤滾滾的貪欲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老爺廟,用愛壘成的寺,用湖修成的佛
一塵不染的,便把人間普渡成佛光里的天堂
海盜村走筆
在海盜村,做一回海盜何妨—
大口飲濃烈的燒酒
也飲苦澀的海水
一手拿著搶來的財寶
一手握緊漂泊的命運
在海盜村,做一回海盜何妨—
血液里有一粒閃光的鹽—涌動
那是我巖石般陽光的性格
戰船上書寫威武的傳奇
鼓聲中吶喊出真男兒英雄的本色
在海盜村,做一回海盜何妨—
逆境中的頭顱頂住狂風
與激情的浪花抗爭,沒有屈服,只有毀滅
燃燒自己體內的閃電和樸素的情懷,
如一團熊熊的烈火,照亮著蛇蟠島的每一村土地。
漁舟唱晚
先民載著滿倉的夕陽歸來
洋面上,漂泊的身影
多像一個懷抱木琴的人
彈奏這片波光粼粼的黃昏
那層層蕩開的旋律
似海鳥的低語
又似親人的祝福
從音符里走來的先民
用櫓和槳丈量著家的距離
夕陽,美到了極致
幸福,滑行在咸味和腥味交織的夢幻
山洞里的妻子已經備好酒菜
此刻,她正用愛和思念溫一壺老酒
卸去丈夫身上的疲憊和辛勞
平崗觀海
登臨平崗,我仿佛能聽到大海的心跳
白云姓白,藍天姓藍
只是蛇蟠亭里靜坐的旅人
早已忘記了自己的姓名
海水蕩漾,涌動著《漁光曲》的旋律
帆影點點,蛇蟠島的目光,靜穆如一枚卵石
讓我想起童年放飛的鳥兒
它還會飛回來嗎?
如果它循著兒時的軌跡飛回
我請求—
用蛇蟠石呼喚它的乳名
用草木裝點它的巢穴
用濃濃的海景傾聽它的歌聲
作者檔案
周大強:男。1983年生于安徽五河。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在《人民文學》《詩刊》《山東文學》《山花》《鴨綠江》《芒種》《北京文學》等刊發表大量文學作品,作品被《新世紀文學選刊》《詩選刊》等轉載,并入選《中國年度詩歌》《中國當代詩歌導讀》等10余種選本。獲《詩歌月刊》華文詩歌大賽一等獎多次。著有詩集《夜幕下的小周村》?,F居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