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紅字》是19世紀著名的美國浪漫主義小說家納撒尼爾·霍桑的代表作之一,它被譽為美國歷史上第一部象征主義小說。故事圍繞著紅字“A”的各種象征意義這一條脈絡主線而錯綜復雜地展開,人物形象極其生動,象征手法極具特色,值得學習和借鑒。
關鍵詞:紅字A 象征意義 納撒尼爾·霍桑
一、引言
納撒尼爾·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是美國浪漫主義小說家和心理小說家,在19世紀影響巨大。他所創作的小說《紅字》被譽為美國第一部象征主義小說,是世界文學經典之一。他著重探討道德和罪惡的問題,主張通過善行和自懺來洗刷罪惡、凈化心靈,從而得到拯救。他所生活的年代正是文藝復興時期,他創作了許多道德題材的作品,這些作品想象豐富、結構嚴謹。他善于運用象征主義手法和心理分析與描寫。他構思精巧的意象,增添了作品的浪漫色彩,加深了寓意。他在作品中對人的劣根性進行揭示,同時對社會罪惡進行揭露。文筆當中流露出對善良的主人公極大的同情。他的象征、比喻、意象等創作特點,在其代表作 《紅字》的寫作手法和內容得到了集中體現。
象征手法是一種很傳統的寫作手法,它是在寫作中體現的構思技巧,與構思方法有關,而不是對語言的簡單的加工。象征是某種思想感情或抽象的概念的體現,它所寓含的深遠意義通過一些具體形象表現出來。讀者可以在閱讀過程中自己領會深層次的含義,從而享受閱讀的美感。這種寫作技巧含蓄、隱晦,又能使讀者體會到美感,產生愉悅的心情。小說《紅字》運用象征主義寫作手法,主觀想象色彩濃烈,擺在首位的是直覺描寫和人的心理活動。它開創了美國心理分析小說的先河,同時也是美國浪漫主義小說的代表作。象征手法在這部作品中表現到了極致,并對美國后世小說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二、故事梗概
小說《紅字》記敘了海絲特這個在婚姻上遭到不幸的女人,雖然年輕美貌,卻嫁給了身體畸形多病的術士羅格·齊靈窩斯,夫妻間根本談不上愛情。后來,羅格·齊靈窩斯又在海上失蹤,音訊全無,海絲特孤獨地過著日子。這時一個英俊有氣魄的青年牧師丁梅斯代爾,闖入了她的生活,他們真誠地相愛了,度過了一段隱私的愛情生活。不久,海絲特由于懷孕的隱情暴露,以通奸罪被抓,在獄中生下了女兒小珠兒。為了維護情人的名聲,海絲特不得不終身穿著一件繡著紅色“A”字的外衣。與此同時海絲特的丈夫齊靈窩斯回來了,他得知了妻子與牧師的奸情,并展開了一系列處心積慮的報復行為。小說的高潮發生在即將升為主教的丁梅斯代爾在刑臺上的自我懺悔,最后,他扯開上衣,人們見到了烙在他胸口的紅色“A”字,在公開自己的“罪行”后,丁梅斯代爾心力交瘁而亡。一年后,羅格·齊靈窩斯死了。他把自己的遺產贈給了珠兒。珠兒長大后,海絲特親自送女兒出嫁。但她自己并沒有和女兒、女婿住在一起,而是回到她那破舊的茅屋……
三、紅字A的象征及人物形象分析
在宗教神學盛行的歐洲中世紀,紅字“A”是通奸的象征。但在小說《紅字》中,紅字“A”被賦予了象征意義,它是人世間真切、誠摯的愛情的象征,是時代曙光的象征。小說《紅字》的故事題材取自兩百多年前處于殖民地時代的美洲,但象征的卻是19世紀美利堅合眾國社會典法的殘忍、道德的虛偽、宗教的欺騙。在小說中,紅字“A”被賦予了無窮無盡的象征意義,給人以深刻印象。主人公海絲特被寫成了崇高道德的化身。她不但感化了表里不一的牧師丁梅斯代爾,讓他內心醒悟,靈魂得到解脫,同時也在感化著她身邊充滿罪惡的社會。《紅字》故事發生的背景,是17世紀中葉的波士頓,當時的居民(第一代移民)在故土英格蘭飽受詹姆斯一世的迫害,抱著創建人間樂土的理想來到美洲新大陸。他們這些清教(即加爾文教)徒,被稱為 “朝圣的教父”。清教徒注重理智,排斥感情,推崇理想,禁絕欲望。
《紅字》十分巧妙地借助象征手法,體現出作者的意識認識, 達到了一種含蓄深沉的藝術效果。紅字“A”,鮮紅的“A”字,映入我們的眼簾是刺眼的紅色。紅色如同燃燒的火焰,象征著旺盛的生命和不竭的激情。海絲特和丁梅斯代爾由于互有好感和對愛情的向往,最終一位沒有固守自己的貞潔,一位違背了自己的神職,最終都受到懲罰。他們之間的愛情是單純的,熱烈的,卻遭到當時陳腐的清教思想的無情扼殺。本是美好愛情和生命之源的象征的紅字“A”,醒目的穿戴在海絲特的胸前,卻被當做背叛與不忠的標示,成為恥辱的象征。可是在當事人的心中,這耀眼的紅字卻如同她心中熊熊燃燒的火焰,在嚴酷寒冷的社會壓迫下給她以溫暖和希望,讓她在死一般孤寂和凄涼中以生生不息的勇氣頑強地生活下去。就是這如火的毅力和信念讓她沒有自怨自艾,沒有心生怨恨,而是堅定著自己心中頑強的信念,默默地反抗著令人感到窒息的壓力。在她眼中,光明一定會沖破黑暗來臨,人們終將獲得真正的愛情與幸福。而且這生命的星星火源越燒越旺、越燒越烈,最終感化了原本鄙視她的人們,沖破了世俗的偏見,并讓原本沒有勇氣承擔后果的丁梅斯代爾備受愧疚的煎熬而無法自拔。這一切,象征著人性和人文精神對宗教神學的勝利。
(一)紅字“A”與主人公海絲特·白蘭
紅字“A”的象征意義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變化而變化,內涵豐富,根據人們感受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海絲特胸前戴著一塊醒目、刺眼的“A”字形紅字站在受審臺上第一次出現。這個紅字“A”代表著“通奸”(Adultery),是罪惡與丑陋的體現。從人們對她的辱罵中可以看出“A”代表“羞恥”。隨著時間的推移,“A”字逐漸展現出它所象征的其他含義。慢慢的,她胸前的用紅色細布、周圍用金絲線精心繡成奇巧花邊的 “A”字體現了她的“好手藝”(Art),為了撫養女兒,為了贖罪,她只能依靠僅有的技能刺繡來維持生計。起初唯一的支撐她的生活目標就是用刺繡的錢生存下去,對其他沒有更高的奢求,后來她把用繡品換來的錢極大部分都施舍給比她幸運卻窮苦的百姓來贖罪(Aid)。巧奪天工的繡品也襯托出她女性的優雅、溫柔、甜美、激情和能干(Able)的一面。盡管她樂善好施,但是白蘭仍舊無法擺脫世俗的偏見強加給她的精神折磨和肉體磨難,但是她卻忍受了人性本難以忍受的一切,孤獨地生活著(Alone)。但她沒有用背叛或暈厥逃避現實的殘酷,而是用善良、勤勞、勇敢、堅強和樂觀的人性魅力融化了世人的冷漠(Amazon)。這時她又變成了人們眼中的天使(Angel)。時間永遠是最好的公正的驗證師。作家霍桑運用象征寫作的不確定性手法,使得紅字“A”的象征意義從最初的通奸罪(Adultery),到私下里堅貞的愛情(Amour),到人們對她的疏遠(Alienation),一方遭受的無盡的孤獨(Alone)和痛苦(Agony),到紅字代表的刺繡藝術(Art),到女方的能干(Able),高傲(Arrogance)和女強者(Amazon),到對百姓的幫助(Aid),敬佩(Admirable)和最終又成為人們眼中的天使(Angel),從恥辱的象征層層轉變成為無上的美德。鮮紅的“A”字反映出殘酷的社會矛盾和現實。她的墓地上銘刻著這樣的碑文:“一片黑土地上,刻著血紅的‘A’字。”海絲特是中世紀善良正直敢于蔑視虛偽的宗教神學的人性的象征,她墓地上的一個“A”字,象征意義十分深刻。
(二)紅字“A”與牧師亞瑟·丁梅斯代爾
丁梅斯代爾的胸口也有一個通奸標志的紅字“A”,但別人卻是無法看到。他的心靈和身體受到折磨和拷問。他是一個聰慧的牧師,幫上帝給別人指引迷途,在教民中擁有很高的威望。由于年輕和沖動,他從一個神圣的牧師變成了一個通奸的罪人。雖然海絲特為維護他的地位和尊嚴,寧愿獨自一人承受心理上和身體上的折磨、羞辱,都不愿說出他的名字。但丁梅斯代爾內心卻更加受到煎熬。在人們心中他備受推崇,把他當做上帝的使者和代言人,傳經布道,譴責愛情。但是無人能體會到他內心的痛苦與掙扎。他是多么想在那個神圣的講臺,告訴大家真相。他懷著深深的內疚與負罪感,卻無法得到解脫。他的心靈與精神是一種極度的孤獨(Alone)。他通過折磨自己來表明自己真誠的悔過。他絕食,用鞭子抽打自己。卻無濟于事,心靈中尋不到寧靜。他已經被異化(Alienation)。他的靈魂已經游離。在一個漆黑的夜里,丁梅斯代爾牧師夢游般走到了市場里的絞刑臺上,發出一聲悲痛的嘶喊,一絲亮光在天空中劃過,丁梅斯代爾仿佛看見天空中出現了一個巨大的鮮紅的字母“A ”。心靈和身體上的雙重折磨使得他極度虛弱。最后一次布道后,他拉著小珠兒,在海絲特的攙扶下登上了絞刑臺,把埋藏在心底七年的秘密告訴公眾,他就是當年海絲特的情人,小珠兒的親生父親。他扯開自己法衣的飾帶,露出一個鮮紅的字母“A ”。在眾人一片驚懼之聲中這個受盡蹂躪的靈魂辭世了。他的痛苦得到了永遠的緩和緩和(Allay)。他的罪孽得到減輕(Allay)。辭世前,他的女兒吻了他,接受了他;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驅除了心中的惡魔,擺脫了痛苦的心靈折磨。重新成為上帝身邊的天使(Angel)。牧師丁梅斯代爾由于,與心愛的姑娘通奸(Adultery),使得靈魂無盡的孤獨(Alone),內心深處的紅字,使得他徹底的異化(Alienation),最終他的痛苦獲得緩和(Allay),他也成為了上帝的天使(Angel)。就像人類之父亞當(Adam)一樣,受女人的誘惑,犯下了上帝無法饒恕的罪惡。經歷了由心靈與身體痛苦的折磨后,自愿在刑臺之上接受懲罰,才最終解脫。丁梅斯代爾的死,象征著中世紀時期神學的罪惡和人性的悲哀。
(三)紅字“A”與羅格·齊靈窩斯
羅格·齊靈窩斯是個年紀衰老、矮小的男人,有著蒼白瘠瘦的學者般的面孔,晦暗的眼睛;他的左肩比右肩高一些,穿著怪模怪樣的衣服。上天對他不公,讓他身體先天畸形,美麗的妻子中途背叛讓他覺得受到莫大的羞辱,這一切令他無比絕望。對于羅格·齊靈窩斯而言,“A”字代表了老化(Aged)與祖先遺傳(Ancestry),他不能“遭受一個不忠實女人的丈夫所要蒙受的恥辱”。最終象征殘酷的報復(Avenge)。羅格很滿意自己的復仇方法,“他把自己偽裝成一個讓人最可信賴的朋友,誘使對方把內心一切的慚愧、痛苦、無效的悔恨,無法擺脫的內心的譴責,都要對他和盤托出。”丁梅斯代爾在羅格不斷地精神打擊之下,身體越來越不行了。他已經成了羅格的犧牲品。齊靈窩斯成為惡魔使徒的象征,被魔鬼所誘惑,從而走上萬劫不復的道路,懦弱卻善良正直的牧師丁梅斯代爾被他折磨致死。他,自己最后由于失去了生存的意義而隨之死去。齊靈窩斯是作者筆下邪惡勢力的象征。
(四)紅字“A”與小珠兒
小珠兒,在世人眼里她是“罪惡”的產物,連同她與生俱來的氣質和性格都是叛逆、獨立和野性的。她用不諳世事的心靈去洞悉整個世界,目光中閃爍著狂野與聰慧。她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她是大自然的寵兒,她能與自然和諧的相處。讀者從她身上可以感受到不羈的野性和絲絲溫暖,如那和煦的陽光照在她身上一般,使人能夠在壓抑的氛圍中得到該有的釋放。面對紅字,她與其他的孩子有著天壤之別的看法。其他年幼的孩子在周圍社會環境的熏染下,認為胸前別了紅字的人就是罪人,要遠離她,鄙夷她。如果這樣小珠兒以自己的母親為恥,性格上也會自卑羞澀。但是小珠兒卻是整座城市里唯一一個不視紅字為恥辱的人,她只以她真實的感知,去判定紅字的含義:在她眼里,帶著“A”字的母親總是樂于幫助別人,就像個天使,因此紅字在她心里意味著是天使(Angle),并且她顯得十分的勇敢與獨立,與鄙視她的人斗爭。她心中對于善惡的分辨已十分清晰:當她看到自己的母親胸前沒有佩戴紅字的時候,不敢靠近“陌生”的母親,好像不認識一般;牧師在小樹林里留在她額頭上的吻被她用河水洗得干干凈凈。她又不只是像紅字般的罪惡的代表,她就像一個體現公平的天平一樣。她判斷是與非、善與惡是依靠她那敏銳而又獨立的眼光。她把每個人都看得真真切切,就連惡毒的羅格·齊林窩斯也不例外。在她的身上有自然與社會最本真的東西。在現實環境里她的降臨是海絲特的負擔,在精神界面上她是海斯特勇敢的守護者,是她活下來的希望,她的意義正如她的名字一樣“像珠寶一樣珍貴”。作為丁梅斯代爾牧師和海絲特的孩子,她的出生讓他們為自己的“罪孽”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和嚴酷的懲罰。她的特有的野性和好奇心督促著母親和父親完成自我救贖,感染和激勵著丁梅斯代爾勇敢地站出來承認自己曾經犯下的罪。她后來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在這里,小珠兒已經成為一種善的象征,她與生俱來的魅力讓文章充滿了活力。此時珠兒已成為一種叛逆陋俗、救贖罪惡、追求自然、熱愛生命的象征。在世俗的眼光中,紅字“A”是通奸的象征,但賦予了象征意義的紅字“A”就卻是人世間真誠、熱烈的愛情的象征,新時代曙光的象征。在清教徒的眼中作為罪惡標志的小珠兒,在作者筆下,卻象征著人世間純真愛情的結晶和社會的良心。
四、結束語
《紅字》整篇文章中充滿交織著豐富的象征意義。歷史上每一次對當時社會愚昧觀念的轉變和顛覆都是經歷了無數懷著對真、善、美憧憬的追求者、或者說是甘愿為真理現身的殉道者通過長期的流血和犧牲換來的,就好比耶穌和他的追隨者……海絲特和牧師丁梅斯代爾也是如此,他們用自己的苦難,甚至是生命向世人指明了一條解救罪孽,走向天堂的道路。他們之間的愛情是純潔的、真誠的,但卻因世俗的蹂躪填滿了悲劇色彩,他們是清教教義下的犧牲品,有著飛蛾撲火的犧牲精神和悲慘命運,但他們留給后人的卻是對人性真諦的無盡反思和和對陋俗文化的猛烈沖擊。
參考文獻:
[1] 熊玉強,姚乃強譯.霍桑紅字[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2] 溫祖蔭.歐美文學名著介紹與欣賞[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
[3] 常耀信.美國文學簡史. [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4] Brodhead,Richard H.New and Old Tales:The Scarlet Letter.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
[5] 任曉晉,魏玲著.《紅字》中象征與原型的模糊性、多義性和矛盾性[J].外國文學研究,2000.
[6] 支瑾,袁義.淺析《紅字》中的象征意義[J].作家,2008.
作 者:章陶,江西理工大學南昌校區講師,從事外國文學的教學和研究。
編 輯:郭子君 E?鄄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