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六盤山花兒是中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北“花兒”的一個分支,是流傳在寧夏南部六盤山地區的一種山歌體民歌,蘊含著很高的藝術價值。而襯詞及其旋律是六盤山花兒一種非常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段,是其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六盤山花兒中的襯詞旋律在花兒的音樂表現中具有引子、連接、結尾、擴充等結構功能,這從另一方面彰顯了六盤山花兒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
關鍵詞:六盤山花兒 襯詞旋律 結構功能
六盤山花兒是流傳于寧夏南部六盤山地區的一種山歌體民歌,是中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西北“花兒”的一個相對獨立的分支。六盤山花兒的旋律優美動人,歌詞極具文采,蘊含著很高的藝術價值。其襯詞及其旋律是六盤山花兒一種非常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段,是其音樂表現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每一首六盤山花兒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且豐富多彩的襯詞,其襯詞旋律在音樂表現中具有引子、連接、結尾、擴充等結構功能,這賦予了六盤山花兒五彩繽紛的絢麗色彩,彰顯了六盤山花兒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
一、六盤山花兒中襯詞的形式
六盤山花兒的襯詞按音節數量分有三種形式,即:單音節、雙音節和多音節襯詞。單音節襯詞就是指一個字的襯詞,如:哎、喲、呀、者、的、個、了、哈等;雙音節襯詞就是指兩個字的襯詞,如:你就、的個、哎呀、哎喲等;多音節襯詞就是指字數在三個及以上個的襯詞,如:阿哥的肉呀、山丹紅花開、馬蓮花開呀等。在六盤山花兒中,單音節襯詞居多,歌曲和樂句的前、中、后都可能出現,雙音節襯詞相比單音節襯詞比較就要少得多,可能出現歌曲和樂句的前、中、后部。而字數在三個及以上的多音節襯詞與單音節襯詞和雙音節襯詞相比較是最少的一種了,一般出現在歌曲的開頭、樂節或樂句之間以及結尾。我們以一首比較典型的六盤山花兒《獐子吃草滾石崖》為例來加以說明:
獐(呀)子(的個)吃(呀)草(的個)(阿姐哎喲呀)滾石(的個)崖(■),(阿姐哎喲呀)腳踏(的個)荒(呀)山壘(呀)壘下了(■)。
我(呀)背(的個)名(呀)聲(的個)(阿姐哎喲呀)學誰(的個)來(■),(阿姐哎喲呀)把多少(個)好(呀)心費(呀)費下了(■)。
在這首花兒的兩段歌詞中,襯詞共有二十四處之多,而一個字的單音節襯詞就有十三處,兩個字的雙音節襯詞只有七處,而多音節的襯詞只有四處,其他例子也大都如此,有的花兒甚至只有單音節襯詞,這說明單音節襯詞在在六盤山花兒中從總量上來說占絕對多的優勢,雙音節襯詞在六盤山花兒中從總量上來說占一少部分,而多音節襯詞在在六盤山花兒中從總量上與單音節襯詞和雙音節襯詞相比占是最少的。
二、六盤山花兒中襯詞的類型
六盤山花兒中的襯詞按詞的類型來分有三種類型,即:語氣詞型、稱謂詞型和形聲詞型。
1.語氣詞型 語氣詞在文學上屬于表達語氣的虛詞,沒有具體的含義和內容,只是表達一種語氣或情緒。語氣詞又可分為語助詞和收聲詞,語助詞如:呀、者、吧、的個、哎呀、哎喲等,一般為單音節襯詞或雙音節襯詞,經常出現在花兒唱詞的正詞音節之間,表達一種歌唱的語氣或情緒;收聲詞如:■、哩、喲、了等,一般只有單音節襯詞,經常出現在句末或段落的末尾,起到結尾的作用。例如六盤山花兒《挑妹子》:
尕妹(哈)三人一般(呀)高,你看徹阿一個長的好;
挑來挑去三妹子好(呀),大姐二姐扯皮條(呀)。
第一句中的“哈”“呀”等都屬于語助詞,表達或加強花兒的一種語氣或情緒,而第三句和第四句結尾的“呀”,就出現在一句的句末和花兒的段落的末尾起到表示或強調樂句或段落結束的作用。
2.稱謂詞型 稱謂詞就是稱呼詞,也叫代名詞。在六盤山花兒的襯詞中,稱謂詞往往比較含蓄,多出現在正詞的末尾或位于兩樂節(句)之間,多用如:“阿哥的肉呀”“憨肉肉”等表示對男性的稱呼,而用“阿哥的紅牡丹”“阿哥的白牡丹”“我的妹子喲”“妹妹山丹紅花兒開”等表示對女性的稱呼。例如六盤山花兒《后半夜想你著亮了》:
(哎),打馬的鞭兒(者)閃斷了(喲),(哎),(阿哥的肉呀),走馬的(喲)腳步兒亂了;爾阿哥出門三天了(呀),(哎呀)一天……
在這首六盤山花兒中,襯詞“阿哥的肉呀”出現在了花兒曲調的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間,表示女性歌者對“爾阿哥”的親密稱呼,表達了歌者女性與“爾阿哥”之間親密無間的關系。
3.形聲詞型 形聲詞就是諧聲詞,也叫象聲詞。在六盤山花兒中,形聲詞出現得很少,一般出現在花兒尾部的正詞之后,表達一種聲響,來營造一種氛圍和情緒。例如六盤山花兒《吆騾子》:
騾子(喲)一站馬(呀的個)兩站(呀),想起我的(個)尕花兒(你就)放了大站(呀二郎伊爾喲)。……
在這首有名的六盤山花兒中,歌詞共九段(此處僅以第一段為例),每段的結尾都有一個多音節襯詞“呀二郎伊兒喲”,這個襯詞就是模仿當地農民吆喝騾子等牲口行動或干活時的專門口頭吆喝聲,這個多音節襯詞運用在此就屬于六盤山花兒襯詞中的形聲詞型襯詞,并在此營造了一種快樂的心境情緒。
三、六盤山花兒中襯詞旋律的結構功能
在每一首六盤山花兒中或多或少、或長或短或前或后都能見到各種各樣的襯詞,從文學上講,在六盤山花兒中襯詞基本上與正詞沒有內在的本質聯系,刪除這些襯詞,并沒有什么意義上的影響。但從音樂角度上講,它們卻有一定的邏輯結構關系,襯詞旋律在六盤山花兒的音樂表現中起到引子、連接、結尾和擴展等四個方面功能,賦予了六盤山花兒強烈的表現力,彰顯了六盤山花兒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
1.引子功能 襯詞用于民歌的曲首或開頭是山歌的常用手法。六盤山花兒的襯詞也不例外。例如六盤山花兒《而今的年輕人路數多》:
這首花兒一開始就用了一個多音節襯詞“哎哎喲”,用了五小節的旋律,自由延長的長音形成純樸的拖腔,節奏自由,在情緒上給人以開闊、高亢和明快的感覺,這個五小節的多音節襯詞旋律形成了這首花兒引子,在結構上起到了引子的功能。
2.連接功能 襯詞用于六盤山花兒中的句中、句
間,歌詞虛實結合,音調起伏變化,在結構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連接作用。例如六盤山花兒《獐子吃草滾石崖》:
歌詞中的襯詞:“呀”“的個”“阿姐哎呦呀”用于第一句的句中,“阿姐哎呦呀”還用在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間,使得歌詞虛實結合格律有致,旋律起伏變化優美順暢,這些襯詞在這里形成了樂曲承上啟下的連接結構,起到了連接的作用,為樂曲下面的進一步發展做鋪墊。
3.結尾功能 襯詞出現在正詞句末或段末,形成了花兒曲調的結尾功能。例如六盤山花兒《獐子吃草滾石崖》(見上例)中第一句和第二句結尾的收聲襯詞“■”,給花兒曲調的進行來了一個很好的收尾和結束,為花兒情緒氣氛渲染了濃厚的色彩。
4.擴展功能 不管六盤山花兒的襯詞是用在樂曲的開始、曲中還是結尾,它們都擴展了歌詞的結構,與之相伴的是音樂的結構也得到了擴展,使得襯詞旋律在結構上又起到了擴展功能。例如六盤山花兒《而今的年輕人路數多》,開始的引子只有三個字的襯詞,就用了五小節的旋律,明顯的擴展了音樂的結構。
總之,每一首六盤山花兒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且豐富多彩的襯詞,而其中的襯詞及其旋律是非常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段,它使得花兒旋律更加流暢自然,曲調更加富有韻律感,六盤山花兒因此更加五彩繽紛,從另一個方面彰顯了六盤山花兒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 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文化館編.西吉民歌選[M].寧夏西吉縣文化館,1985.
[2] 全國編輯委員會編. 中國民間歌曲集成·寧夏卷[M]. 北
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
[3] 馬國俊.寧夏民歌[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5.
[4] 周慶華.六盤山花兒卷[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9.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2年度寧夏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六盤山花兒的音樂結構形態研究》(立項批準號:NXJKG11-182)和201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建設與研究》(立項批準號:12ED114)階段性成果。
作 者:馬恒輝,文學碩士,寧夏師范學院音樂舞蹈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盧小兵,文學碩士,寧夏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音樂學。
編 輯:魏思思 E-mail:sisi123_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