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言文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目前不少中學生對文言文卻產生了一種畏難和疏遠的情緒。本文針對上述情況,著重談了中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和方法。
關鍵詞:中學 文言文 學習 意義 方法
一、學習文言文的意義
著名美學家朱光潛曾說過:“悠悠的過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們之所以還能認識這漆黑的天空,全賴思想家和藝術家所散布的幾點星光。”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文言文就是漆黑天空中的幾點星光。但是,目前不少中學生卻對它避而遠之,談“文”色變。如今學習文言文,有何意義呢?
1.學習文言文,能夠繼承中國優秀的文化
經過千百年流傳下來的一些膾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代詩歌),是詩文中的極品,也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精華。那千錘百煉的語言、斐然可觀的文采、匠心經營的章法、入木三分的思想,足以垂范后世,成為后人取之不盡的寶藏。如在《離騷》中,我們可以看到屈原那片愛國的赤子之心;從《論語》中,我們可以吸收孔子思想的精華,理解儒家思想,提高自身修養。這些思想不但在幾千年之前就已經體現了它的獨特性,而且在幾千年之后的今天,它的思想依然閃閃發亮。文言文涉及的除了文學之外,還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哲學、歷史、文學、地理、醫藥、衛生等各個領域。所以,學習文言文也為學習其他知識架橋鋪路,讓我們吸收了更寶貴的知識財富。這些文化典籍有極大的科學價值,并對提高當代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有益的指導。所以,中學生學好文言文,才能打開文化知識的寶庫,才能繼承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使之古為今用。
2.學習文言文,能夠豐富現代語言,發展現代語言
文言文承載著漢語字符文化數千年的生命,包含著許多漢語的精髓,現代漢語就是從古代漢語發展和演變而來的。沒有學好文言文,就很難理解文言文典故中詞語的涵義;沒有學好文言文,就不能很好地研究現代漢語。文言文和現代漢語是一脈相承的,只有學好了文言文,具備了一定的文言文閱讀能力,才能從容自如地遨游于書海,吸取里面的精髓。
3.學習文言文,能夠培養中學生的愛國熱情
通過學習文言文,學習歷史英雄人物的事跡,可以增強學生的愛國熱情。如學習林則徐的“茍以國家生死已,豈因禍福趨避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孟子的“殺身成仁,舍生取義”。這些英雄人物表現出來的浩然正氣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仁人志士,感染了每一個有愛國熱情的中華兒女,值得中學生學習和借鑒。
二、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1.克服畏難情緒,加強文言文的朗讀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確,多讀尤其是反復誦讀,是學好文言文的法寶。脫離了語言環境記憶語法規則,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習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閱讀過程中,掌握詞語的用法和重要的語法。多讀可以鞏固和加深課堂所學的知識,也可以培養語感,加深對文言文的感性認識,充分領略古文的音律美,增加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克服不良習慣,加強文言積累
文言文中的詞語有實詞和虛詞之分,這些也是考試的難點和重點。有一些實詞有多個意思,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進行大量的積累,為考試做好充分的知識儲備。
3.克服懶惰心理,加強作業練習
所謂熟能生巧,通過反復的練習,不僅能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印象及理解,更能使他們牢固地掌握知識。
當學生明白了學習文言文的意義,激發了學習文言文的熱情,懂得了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時,文言文將不再是一座難以融化的冰山,幾千年的優秀文化也將繼續流傳下去。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康市唐西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