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究性學習的目的及開展的意義
(1)初中生有著較強的求知欲和自信心,他們總想成為“研究達人”“發明達人”“探索達人”。因此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筆者盡量給學生提供自我探究的機會,滿足他們的內心需求。
(2)改變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種渠道,幫助學生獲取知識。并且把學到的知識綜合應用于探究,讓學生獲得知識、技能、方法和態度,特別是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同時,使學生在探究中學會交流、學會合作,體驗數學學科探究的樂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3)將學生置于問題情境之中,促使他們對問題和現象保持一種好奇心,形成探究意識。教師要盡量信任學生,只要學生能看懂的,就放手讓他們自學;只要是學生動手操作能得出的某個結論,就放手讓他們去嘗試;只要是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就放手讓他們去解決……這樣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善于探究、勤于動手、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方法
1.通過“問題解決”進行探究性學習
問題解決是指系統地、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數學知識,去解決那些并非單純練習題式的問題,包括實際問題和源于數學內部的問題。
教師要鼓勵學生通過思考、調查、查閱相關資料、上網查找等方式概括出問題,借助生活情境提出數學問題,提煉出探究性學習的素材,讓學生成為問題的探究者和解決者。
2.通過“開放題”進行探究性學習
開放性的數學題目可以突出數學探究的思維方法,解答過程是探究的過程,突出數學問題的形成過程,有助于向學生提供個別探究和正確認識自我的平臺,有助于因材施教,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
例如根據數列的規律,在括號內填數,并說明理由:2,4,6,( ),( ),( )。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或者把數列看成一個偶數列,括號內依次填8、10、12;或者數列規律是從第三個數開始為前兩個數的和,括號內依次可填10、16、26;或者數列規律是從第三個數開始是前兩個數的乘積減2,括號內依次可填22、130、2858。
3.在實際應用中進行探究性學習
農村初中的數學教師應盡可能多地提供一些現實生活中學生比較喜歡的事例來進行探究。如商品銷售問題、農產品種植、方案優選問題、銀行存款本息計算、工程問題、環境資源調查、工人調配問題、體育比賽積分等。
例如有一批彩電,原銷售價格為每臺6000元,在甲、乙兩個家電商場均有銷售。甲商場的促銷方法是:買一臺彩電的單價為5900元,買兩臺彩電的單價為5800元,依此類推,每多買一臺彩電單價再減少100元,但每臺彩電的單價不能低于4600元;乙商場一律都按原價打8折銷售。某旅館需購買一批同型號的彩電,請同學們幫該旅館算算,去哪家商場購買可以節約開支?
探究性學習在農村初中發展的關鍵在于教師更新教育理念,進一步解放思想,擺脫縮手縮腳、不敢嘗試的現狀,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努力向著為社會培養敢于探究、敢于創新的新時代人才目標而闊步前行。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康市鏡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