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要求“地理課程要充分重視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形成學校與社會、家庭密切聯系,構建開放式的課程,從而拓寬學習空間,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在課程內容選擇、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學評價中,要充分考慮現代信息技術的影響,為發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創造適宜的環境。”因此,地理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地理圖像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圖像是指根據地理課程的目的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知識水平等而設計的地理圖和畫組成的系統,包括教學掛圖、地圖冊、附圖、插圖、填充圖冊、地理圖片、自制教學掛圖、板圖、板畫、幻燈、投影和錄像等,以及地理模型、地理標本和地理教學儀器等的示意圖。地理圖像是地理知識的第二語言,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
一、地理圖像教學法的意義
1.體現地理學科新教材的教學特色
地理圖像教學法不僅考慮到單一的圖像設計,還考慮到圖像的組合;不僅考慮到圖像的直觀作用,還考慮到圖像的啟發作用。它要求圖像為教師提出的問題服務,為學生思考和解答問題服務。
2.體現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現代教學理論
圖像教學法重視學生腦、眼、口、手的全面配合,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與教師的引導有機地結合起來,全方位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教與學達到和諧與統一。
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地理能力
由于學生能利用圖像,獨立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因此地理圖像教學法有利于培養學生各種地理能力,如地理綜合分析能力、比較能力、判斷推理能力、圖像判讀能力、圖像再現能力、圖像填繪能力、地理記憶能力、自學能力的培養等。
4.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由于圖像教學法圖像多、直觀性強,提出的問題富有趣味性,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二、地理圖像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手段
在實際的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地理圖像的運用存在諸多問題,如圖像運用得少,有時一堂課下來教師幾乎沒使用過圖畫;只把圖像作為教師講解之用等。
2.教學方法
教師沒有把地理圖像作為培養學生地理興趣、培養能力和開發智力的手段而精心設計,沒有圍繞圖像提出問題,也沒有很好地體現“以教為主導,以學為主體”的現代教學論觀點。學生缺乏學習的自主權,只能亦步亦趨地“跟”著教師走,缺乏獨立思考和自我表現的機會。
3.教學目的
教師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地理教學內容與生活聯系較少,學生缺乏實踐和應用,遠遠沒有達到從地理圖像獲取和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運用各種地理圖像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要求。
4.教學環境
地理掛圖內容復雜、清晰度差,坐在教室中后部的學生根本看不清教學掛圖上的符號和注記。學生難以建立正確的空間概念,從而增加了地理學習的難度。
三、地理圖像教學的策略
1.圖像導入、創設情境策略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強烈的好奇心?!笨梢?,創設特定情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是激發學生求知欲望、推動學習進程的動力。而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突破,是創設教學情境的開始,它猶如樂曲的“引子”、戲劇的“序幕”,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教學流暢跌宕,充滿魅力。
2.突出“三板”,優化教學策略
“三板”是地理教師必備的基本功之一,在課堂教學中能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根據教學內容,教師邊講邊板書,使知識更加系統化、條理化。學生邊聽邊記,注意力隨著教師的筆觸和語言自由轉移,做到思維集中、視聽結合、手腦并用,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3.填圖、繪圖,自主訓練策略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學生能正確填注地圖,繪制地理圖表。通過訓練,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繪圖技能,強化記憶效果,還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地理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讀圖、析圖,合作探究策略
在地理圖像教學中,不但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而且還要努力營造師生間、生生間平等和諧的氛圍,提倡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合作探究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使地理課堂成為學生主動學習和全面發展的場所。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