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聆聽,關鍵是要做到認真聽、凝神聽、聽清楚、聽明白。經過一個學期的訓練,筆者班上已經有大部分學生掌握了聆聽的技巧,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如不能保持聆聽的興趣。為了防患于未然,筆者采用了多種自我展示的形式,希望能觸動學生的心靈,激發他們聆聽的興趣,使他們主動聆聽、用心聆聽、積極聆聽,掌握數學課堂聆聽的真本領,提高數學學習的能力。
一、聽課證:一份自我約束
在學期初,筆者就總結了上學期數學課堂聆聽的情況,再次重申了課堂聆聽的重要性,并要求學生對本學期的數學課堂聆聽做出承諾,如“我要認真聆聽”“我要用心聆聽”“我要積極聆聽”“我要學會聆聽”“我要堅持專心聆聽”等。而且還要求每個學生自制一張聽課證,把自己對聆聽的承諾寫在聽課證的背面,并簽上自己的名字。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形狀、喜歡的彩色紙制作聽課證,再把它貼在教室墻上,以便能天天見到。一張聽課證猶如一份承諾書,時時提醒和約束著學生。
二、聽課本:一項自我檢閱
學習數學需要學生一邊聽講,一邊做筆記、做記號,這樣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幫助學生思考與記憶。每天,筆者都會讓學生回顧自己上數學課的情況,尋找自己課堂聆聽的成功印跡。此外,家長、教師和同學也可以檢查學生的聽課本,幫助他們找出需要改進的點。聽課本見證了學生的聽課狀況,讓學生清楚地了解了自己課堂聆聽的優、缺點,學會自我檢閱和自我改進。
三、評價單:一份自我鼓勵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實踐,筆者和學生共同制定了數學課堂聆聽的三條規范:第一,“用心聆聽,我先安靜”。它要求學生在聽到上課鈴響之后,迅速地安靜下來,有序地坐好,安靜地等待教師來上課;能耐心地聽取別人的不同意見;如果想發言,一定先舉手,不隨便插嘴。第二,“積極聆聽,我來響應”。它要求學生在上課前就做好準備,把數學書、聽課本、文具盒、準備的數學學具放到課桌的指定位置;能積極地參與操作、口答、書寫等活動。第三,“善于聆聽,我會思考”。它要求學生邊聽邊思考,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是數學課所追求的課堂聆聽的最高境界。為了鼓勵和督促學生,筆者讓學生在數學書的扉頁上都粘貼了一張數學課堂聆聽的自我評價單。每天,學生都要對照數學課堂聆聽的三個規范,自我評價當天數學課堂聆聽的情況。如果自己遵守了三條規范,就在表上相應的位置畫上一顆星。每個星期五,筆者會獎勵一周得了五顆星的學生一張“我會聆聽”的獎卡,五張獎卡又可以換到一顆“我會聆聽”的棒棒糖;三條規范只做到了兩條或一條,就給自己記一個三角形;三條規范一條也沒做到就給自己一個問號。一張評價單,一份自我評判,帶來的是一次次自我鼓勵。
四、交流會:一次自我推薦
經過一段時間的操練,每個學生都有了課堂聆聽獲獎的經歷,有的是五星,有的是獎卡,有的是棒棒糖。成功的經歷或經驗,往往能促進聆聽規范成為良好的聆聽習慣。一次課堂聆聽的經驗能使學生關注自己的成功經歷,成為內化為習慣的助推器。大膽地說出自我的經歷,就是一次成功的自我推薦。特別是當自己課堂聆聽的經驗被張貼到教室的墻上,被同學分享和稱贊時,那是一種極佳的成功體驗。于是,整個班集體就會形成一股重視課堂聆聽的風氣,學生都以用心聆聽、認真聆聽、積極聆聽、學會聆聽、善于聆聽為榮。
聽課證、聽課本、評價單、交流會給學生的課堂聆聽提供了一個個自我展示、自我激勵的機會。長此以往,用心聆聽、積極聆聽、善于聆聽就會由一種要求、一種規范,逐漸演變成一種行為、一種習慣。這種善于聆聽的優秀品格,必將會為學生今后的成功和幸福插上金色的翅膀。
(作者單位:湖南省桃江縣桃花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