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化,人們越來越重視教學效果。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有一個展現的平臺,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也逐漸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同。新課程要求關注結果,重視過程的評價,要求評價標準體現多樣化和多維化。教師要成為課程的執行者、設計者和創造者。從事教學工作以來,筆者一直在教學中努力探索新課程理念的實施,不斷吸收同行的先進經驗,并有了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確定教學目標
新課程的三維目標體系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傳統的教學方法只強調了知識的灌輸,教學的目標是為了考試。但如今,教師要朝著更高的教學目標努力。如七年級英語下冊Unit 6 Section B 1a~2c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學會如何詢問和表達天氣情況。在結束這節課時,筆者用幻燈片先后展示了windy(刮風)、rainy(下雨)、rainbow(彩虹)的圖片,然后說:“At the end of this class,I have a good saying to share with you ‘No cross,no crown’.”(在課的結尾,老師有一句格言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保┩瑫r把這句名言展示在屏幕上,師生共勉,教室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樣設計一節課的結尾,由課本內容自然過渡到對學生情感品質的教育,不但不會顯得與教學內容相矛盾,反而會增強教學效果。
二、激發課堂興趣
教師除了要確定三維目標之外,還要特別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認為,導入新課也非常重要,而恰到好處地將學生導入到新課中,是需要教師花費心思的。還是Unit 6 Section B 1a~2c這節課,筆者在給其他班學生上課時,設計了一個精彩的導入環節,先向學生表達了非常榮幸能和他們一起來學習一節新課的感情。然后,通過幻燈片,筆者展示了美麗的蝴蝶銜來一個五彩斑斕禮盒的動畫。同時,筆者的手里也突然 “變”出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禮盒。筆者問學生:“你們想知道這個禮盒里面有什么嗎?”看到學生們興致高昂,個個躍躍欲試,筆者接著說:“那就讓我們一起來數one,two,three吧!”筆者打開禮盒,抽出一張展示天氣的彩圖,然后用高昂的聲調問道:“How’s the weather?”學生們也興致勃勃地大聲回答道:“It’s sunny.”通過這種簡單、快捷和快樂的導入環節,能順利地進入教學環節。
三、注重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是教學最主要的環節。在教學設計中,一定要充分展現知識,突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教師應當設計多個環節,通過師生和生生互動來展現知識,并且利用啟發、誘導等方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能力獲得知識。在Unit 6 Section B 1a~2c這節課中,筆者設計了一個談論天氣的練習活動,即教師給國外朋友打電話,圍繞兩個國家的天氣和兩人的近況進行交談,要求學生們閉上眼睛來聆聽。當全班學生都閉上眼睛后,筆者就將手機放在一個學生的桌子上,撥通手機后,就響起了優美的《Yesterday Once More》。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學生們睜開了眼睛,欣賞這位“外國朋友”和教師之間的交談。這個新穎的設計立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當然,這也是教師精心備課的體現。
四、注重評價與反饋
教學設計體現了教師的水平、能力和藝術,也是教師綜合素質的體現。然而,有些教師往往忽視評價與反饋的環節。筆者平常就會記錄學生每一次聽寫和單元測驗的情況,以及學生的各種表現,并及時與班主任溝通,以便于筆者順利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
教學方法有很多,關鍵還在于教師要選擇適合自己、適應學生的方法。“認真備課只能把知識備對,用心備課才能把課備好”,我們不僅要教給學生“對”的知識,而且要用心把學生教好。只有在教學這條路上不斷地耕耘、辛勤地付出,這條改革之路才能越走越順暢,取得一定的成果。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昌市銀河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