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數字化的今天,承擔著為師生提供學術研究支持及文獻信息服務的高校圖書館,如何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通過積極開展科學合理的閱讀推廣,使圖書館資源創造出更高的文化價值, 是本文探討研究的主要議題。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閱讀推廣 研究
在數字化的今天,高校圖書館是為高校師生豐富內涵,提升教學質量,開展科學研究,傳播知識信息服務的學術機構,是高校教育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文獻資源中心。
一、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現狀
據《中國青年報》對全國部分高校的調查顯示,17%的學生一年中未購過一本課外讀物,8%的學生從未走進過圖書館。高校圖書館雖然擁有大量的圖書資源,大學階段歷來又被普遍認為是博覽群書的黃金時期,但是當今時代我們所面臨的現實狀況是高校圖書館閱讀人數減少,當代大學生擺脫了應付高考的沉重負擔,開始熱衷于上網、旅游、看電視等消遣方式,少有人熱衷于讀書。當代大學生閱讀狀況著實令人擔憂,高校圖書館讀者到館率、書籍借閱率持續下滑已經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不僅大學生的閱讀頻率和人數比例在下降,而且大學生的閱讀態度和閱讀習慣也存在諸多問題——比如閱讀心理浮躁,表現出較強的功利主義色彩,僅僅為自己過級、就業、學技術等即時需要而閱讀,或者將閱讀作為一種消遣娛樂的方式,習慣于快餐式隨意的閱讀,缺乏閱讀經典名著的能力和意識,并沒有將閱讀看成是一種自我的提升,還有不少大學生在閱讀時沒有明確的計劃性和系統性。
二、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意義
我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政策,過去大多數缺乏長期性與延續性,大多以通知形式發放活動文件,缺乏一套詳細可行的活動指導,缺乏對活動后的經驗交流、反饋建議和今后連貫性的組織參與,從而達不到預期的閱讀推廣效果,也不能使廣大師生深刻體會到當地政府和高校圖書館推動全民閱讀所付出的努力。
面對當代師生閱讀率下降及閱讀傾向發生偏差的嚴峻形勢,高校圖書館發揮自身的資源和人才優勢,對廣大師生進行切實可行的閱讀指導,是一個越來越值得研究的課題。建立長效的閱讀推廣機制,能夠建立和穩定高校的閱讀推廣隊伍,并能徹底扭轉大學生閱讀“退化”的不利局面。高校圖書館要通過多種方式和多種渠道主動對師生進行閱讀指導,讓大學生具備為社會服務的知識、技能和文化修養,讓教師更好地為教學科研服務。
三、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途徑
圖書館在長期的工作中已開發和積累了很多好的閱讀推廣途徑,如充分利用先進的傳媒技術與手段,網上宣傳,網下結合各種讀書活動和講座等,這些活動有利于與讀者互動。
四、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方法
1.“讀者之星”評選
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第28屆大會將4月23日定為“世界讀書日”。每年的4月23日,各國的讀書活動可謂異彩紛呈,同時推出了各種閱讀推廣計劃。如我校圖書館開展了“讀者之星”評選活動。閱讀推廣的活動范圍以所有讀者進館閱讀的數量為其評選的主要標準。
2.書展
高校閱讀推廣工作所承載的是一種文化底蘊。高校圖書館通過開展“讀書月”“讀書沙龍”“讀書演講”“讀書征文”、新書展覽等活動,通過持久的引導和圖書館彌漫的可持續性文化氛圍,激發師生的閱讀熱情,給讀者以感染和熏陶,提高了讀者對閱讀的興趣,使讀者的閱讀行為和能力得以延續和升華。我們將階段性的閱讀推廣活動和常規性的閱讀推廣工作結合起來,達到“標本兼治”的理想效果。
3.邀請院系師生推薦圖書
教師和學生對本專業的圖書較為熟悉,知道哪些書更具有實用性或啟迪性。邀請院系師生參與到圖書推薦活動中來,可以把教學和利用圖書館有機地結合起來,特別是一些有名望的專家教授,對廣大師生的閱讀指導會有很強的影響力。
4.研究讀者的閱讀心理和閱讀行為
為了能更好地滿足讀者對閱讀的需求,我們必須長期地研究讀者的閱讀心理和閱讀行為,這樣才能更加深入地推廣閱讀服務。一方面要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作為高等學府的文化空間,圖書館的閱讀環境非常重要,所以應加大高校圖書館的建設力度,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另一方面,圖書館還應通過推薦圖書目錄等方法推廣閱讀服務,以培養讀者的閱讀能力,同時增強其識別文獻好壞的能力。
五、深入開展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建議
高校圖書館對閱讀推廣活動也是比較重視的,舉辦了世界讀書日、書展、講座等社會閱讀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閱讀推廣活動缺乏延續性、長期性及整體規劃性,活動內容不夠新穎,調研力度不大,閱讀推廣活動未能發揮最大的功效。
1.部門規劃一定比例的經費補助圖書館舉辦閱讀活動
圖書館舉辦公益性講座,是一種新穎的文化傳播方式,能使讀者真正了解圖書館、認識圖書館,并把固定的一成不變的知識變成無限外延的動態的知識。講座啟迪了思維,在許多方面已超過知識本身,不僅開闊了公民的視野,而且在指導公民閱讀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每次舉辦講座之后,與講座內容相關的圖書都會成為讀者借閱的重點,架起了圖書館與讀者溝通的橋梁。
2.加強導讀人員的培訓
為使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常辦常新,我們需要培養閱讀推廣人。以筆者之愚見,閱讀推廣人至少應具備兩種最基本的能力,即策劃能力和營銷能力。閱讀推廣人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積極主動地宣傳圖書館,吸引更多的讀者參與到閱讀活動中來。同時加強導讀人員的培訓工作,使讀者走進圖書館,參與圖書館的管理和建設。
3.公益性延伸服務
所謂延伸服務,是指圖書館由一般性服務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在做好常規性服務的基礎上,采取一些更方便讀者的服務措施。這就要求圖書館要不斷擴大服務范圍,拓展服務領域,增強服務功能。如圖書館“優質服務月”活動的開展,進一步縮短了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距離,讓讀者全面了解了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項目,從而更加有效地利用了圖書館豐富的信息資源。其次是促進圖書館的師德建設和服務質量,努力實現公益性文化服務創新發展,擴大公益性文化服務的受眾面和影響力,進一步體現圖書館“以人為本”的辦館宗旨。加快和諧圖書館建設、公益性服務延伸,始終是圖書館事業發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標,我們需要努力去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4.閱讀推廣要充分利用先進的傳媒手段
網上、網下結合,與讀者互動,與社會合作。新華網北京2010年12月15日報道,國家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于當日在京啟動。這項工程將以國家數字圖書館為核心,以技術手段使全國分散的數字圖書館系統連接為一個超大型數字圖書館,并將跟進以手機、數字電視、網絡電視等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發展,最終實現使每個機構、每個家庭、每個公眾都能擁有屬于自己的數字圖書館。高校圖書館要善用社會資源,包括人力與財力資源和“國家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等其他數字圖書館系統的平臺接口,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與其他數字圖書館系統實現全面聯通,建立一個超大型、跨行業、跨地域的全國數字圖書館網絡體系,通過互聯網為讀者提供閱讀服務,實現資源共享。
六、結束語
高校圖書館與師生,正面臨著閱讀內容和方式從傳統走向數字化的挑戰。因此,必須在信息資源與服務的整合開發,以及個性化服務方面下工夫,以優質的服務方便用戶、吸引用戶,使數字圖書館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其傳播先進文化和知識的卓越功能。圖書館應加強與各高校、教育機構、出版商等多方面的合作,深入研究讀者的閱讀心理和閱讀行為,營造融洽的閱讀環境,做好閱讀指導服務,以滿足廣大師生的閱讀需求。
參考文獻:
[1]劉瑞英.論文獻閱讀與閱讀推廣活動[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5).
[2]程亞男.關于閱讀推廣的幾個問題[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09,(04).
※本文為江西省教育廳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0ZDC0
0300。
(作者單位:南昌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