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網絡游戲兩個行業的確存在許多相悖之處。網絡游戲會耽誤學生的學業,浪費金錢和時間,毀人毀己;而教育則是傳道、授業、解惑,可以啟迪人的心智,豐富人的知識,陶冶人的心靈。但這兩個行業也有著許多相通之處,譬如其受眾大部分重合,都是在校學生;它們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都有著深刻的影響力。從某種程度上講,兩個行業是一種爭奪學生影響力的競爭關系。但是在現實的競爭中,教育往往處于下風。在課堂上,很多學生呵欠連天,可玩起網絡游戲來,卻精神抖擻。
如何改變這種不利的現狀呢?除了聲討與限制網絡游戲之外,教育是不是也要反思和改變自己的一些做法,從網絡游戲中吸取經驗,把學生拉回課堂呢?以下筆者從網絡游戲的一些特點出發,提出了幾點參考意見,希望能對同行有所幫助。
首先,網絡游戲給人直觀的認識就是漂亮的圖畫、幽默的語言、動人的音樂、簡單的操作,這一切都符合學生的口味和興趣,一下子就能牢牢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反觀我們的一些教師,總把課堂當成傳授知識的神圣殿堂,刻板的文字、千篇一律的說教、程序化的語言、嚴謹認真的步驟,甚至對學生的坐姿都有整齊劃一的要求。這顯然不符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
其次,網絡游戲中有著頻繁的交流過程,它包括玩家與玩家之間的交流、玩家與GM之間的交流、玩家與NPC之間的交流。這些交流學生可以自由、平等地進行,滿足了他們的交流欲望。我們經常發現有些學生在現實交流中顯得木訥,不善于與人交流,但在網絡游戲中,卻可以成為一個大工會的會長、一個能說會道的人。我們不能簡單地把這個現象歸結為網絡游戲讓人自閉,而應該反思是不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們高高在上,已經不習慣俯下身子,傾聽學生的心聲,沒有嘗試與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流呢?既然在游戲中學生可以做得這么出色,為什么在現實生活中卻遠遠達不到教師的要求呢?
再次,在網絡游戲中,學生們只要付出努力就會有收獲,譬如多花了一點時間,就能多升一級,獲得更好的裝備,得到更多人的羨慕與贊美。正是這種及時的正反饋,讓學生甘之如飴,欲罷不能。但在現實教育中,由于教師對學生的要求高,往往對學生取得的點滴進步、對學生的努力視而不見,甚至有時教師還會對學生的某些行為反應過激,橫加指責,給他們造成了太大的壓力。要知道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但教師卻讓這些寶貴的教育機會悄悄地溜走了。
最后,在網絡游戲中,玩家都會有一個目標,譬如說賺到足夠多的游戲幣,獲得一把心儀已久的裝備,成為排行榜上的英雄等。游戲中設定的這些成就,讓玩家終日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卻少了這些設定。筆者記得,學生會為一朵小紅花而奮斗,會為“三好學生”而努力。但一個人的成長是多方面的,聽話的“小紅花”和學習優秀的“三好學生”已經無法反映學生多方面的進步。同樣,如果學生不能理解學習的遠大目標,他們就不會付出真心的努力。只有一個踮起腳尖后伸手可以摘到的蘋果,才會促使學生產生踮腳、伸手的動力,這對我們的教育是不是也有所啟迪呢?
愿所有的同行都積極行動起來,打響一場教育與網絡游戲的爭奪戰,讓我們的學生從網吧回到課堂,從游戲回到學習中來。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