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課程新標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小學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動,且求新、求異的心理較強,這就要求體育教師要用新鮮的事物、形式或角度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讓學生體會到上體育課的樂趣。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本文探討了影響小學生體育興趣的因素和解決辦法。
一、影響小學生體育興趣的因素
(一)教師的素養
1.高尚的師德
體育教學是師生雙向互動的教學過程。作為一名體育教師,首先要對體育事業無比熱愛;其次,要熱愛學生。
2.淵博的知識和多種才能
首先,必須精通教育學的基本知識,熟悉體育學科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了解學科的發展動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其次,體育教師還應具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和一定的科研能力,即“一專多能”。
3.良好的身體素質
這要求體育教師應具有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在學生面前,不僅應始終保持情緒樂觀、朝氣蓬勃的良好狀態,而且還應做到舉止瀟灑、儀表高雅。
(二)教學因素
1.教學目標
如果教學目標定得過高,對學生的要求過于嚴格,教學手段過于簡單,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了解太少,就會造成學生的心理障礙,產生消極的影響。
2.教學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選擇適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過于簡單,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學內容過于復雜,則會減弱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積極性。
3.評價方法
對于成績好或壞的學生,不能采用同一個評價標準,否則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4.活動場地與器材
活動場地與器材的安排是否合理、新穎,是激發小學生學習的動機,也是建立快樂的學習氛圍的前提,更是小學生完成技術動作,掌握動作要領的關鍵。
二、如何激發、提高小學生的體育興趣
1.師生之間建立和諧的氛圍
和諧的氣氛能夠使學生的大腦皮層建立起適度的興奮狀態,有利于他們接受新知識,掌握新動作,并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學習鍛煉。因此,教師要努力創造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在體育課上保持舒暢的心情。
2.改進場地器材
目前,我國許多小學的體育器材和設施基本上是一種擺設,尤其是郊區和農村學校的情況尤為嚴重。小學生的體育器材和設施的規格標準必須具有教育性、科學性、安全性、趣味性和實用性,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小學生的體育興趣。
3.改進教學方法
體育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練習手段,趣味化、游戲化的教學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采用拍手走、兩臂加動作走、前腳掌著地走、聽音樂走等多種形式,來完成走步的教學任務。
4.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教師不僅要統一安排教材內容,而且還要考慮因材施教、區別對待的原則。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特別是那些愛好體育,又有一定運動專長的學生。教師只有關心和指導學生發揮特長,才能更好地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5.建立完善的評價制度
在體育課中,教師應針對不同問題、不同情況、不同對象,抓住有利時機,使用有效的、積極的教學方式,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另外,教師可以采取形式多樣的評價方式,而最常見、最容易產生積極效果的評價方式就是教師對學生真誠的贊揚。
6.注重教學的靈活性
小學低年級學生好動、愛新鮮,教師只有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和練習方式,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新課改的今天,要讓小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就需要培養小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找出學生討厭上體育課的原因,并想辦法去解決。實踐證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良好的語言藝術、合理的評價制度,是強化體育課教學質量,提高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康市龍嶺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