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品德學科最鮮明的特點,也是思想品德學科的活力所在。把時事政治熱點有機地引入思想品德課課堂,必然會大大增強思想品德課的時代感和實踐性,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課的趣味性和生動性,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怎樣才能上好時事政治熱點教育課呢?結合省級課題《中學政治教學效益研究——時政教育效益研究》,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利用時政熱點,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德育功能
在學校教育中,思想品德課作為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擔負著對青少年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務。思想品德課的教學目的,就是通過分析課堂材料、運用原理等方式,使學生達到知識、能力、覺悟三者的統一。利用多媒體,適當地引用“全國道德模范的評選”“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發射成功等當前國際、國內發生的重大時事來教育學生,能促使學校教育與社會生活相聯系,使思想品德課的內容更加鮮明、生動,富有感染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弘揚民族精神,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要捕捉最新的時事熱點,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思想品德課教師一定要立足教學內容,選取合適的社會熱點進行教學。如在講授“德:立身之本”時,筆者結合江西道德模范故事巡講活動,用多媒體播放了獲2010年感動中國人物王茂華和譚良才火海救人的場景,讓學生思考:“英雄的壯舉生動地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哪些優秀品德?開展道德模范故事巡講活動有何意義?我們應向道德模范學習什么?”通過這些道德模范們的動人事跡,使學生認識到,開展道德模范故事巡講活動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弘揚和培育偉大的民族精神,發展先進文化;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弘揚社會正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從而使學生在快樂中獲得知識,接受教育,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助人為樂、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見義勇為等優秀品質落實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
三、要把時政熱點與中考試題相聯系,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效率
從近年來各地中考試題命題的情況看,時政熱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試題占有越來越重的比重。因此,思想品德課教師應走在時代前列,把握時代脈搏,引導學生關注時政熱點,培養學生將教材具體知識與時政熱點聯系起來的能力。教師可以采取的方式有:①讓學生自己分析尋找熱點問題;②提出問題,讓學生組成小組,進行討論和分析;③教師再進行講解和分析;④教師組織專題復習等。2011年的時事熱點比較多,比如“2010年感動中國人物”、聚焦2011“兩會”、上海世博會、“綠色崛起”等。這都要求我們找準時事熱點與書本的結合點,找準鏈接的知識點。比如2011年“兩會”與書本鏈接的知識有:“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堅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則”“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可持續發展戰略”“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等。在學習時,我們要有的放矢,找好切入點和落腳點,提高學生運用課本所學知識分析、解決社會熱點和重大新聞的能力,提高思想品德課的學習效率。
作為一名思想品德課教師,要具備一雙“新聞眼”和一對“順風耳”, 要把平時看到的﹑聽到的與學科知識相關的國際﹑國內重大時政熱點記錄下來,形成資料庫,才能營造出富有生命力的思想品德課。
(作者單位: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