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的班主任如何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提高班級的綜合水平?根據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經驗,筆者認為應從“點”“線”“面”“體”這四個方面來提高農村初中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一、抓“點”
所謂“點”,就是班級工作的重點、難點和突破點,它影響著班級的性質和發展方向。就班級而言,育人應該是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也就是說,班級的一切工作都滲透著育人的內容。在育人的工作中,德育是統帥,班風、學風是班級工作的中心和重點。能否抓好班風、學風,不僅關系到學生對文化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而且也影響到班級在學校中的位置,甚至會影響到學校的生存和發展。抓住并解決好這個“瓶頸”,班級管理中的大多數問題都將迎刃而解。筆者選擇以下四個方面作為突破口:第一,在班級中開展“加強自身修養的讀書活動”,要求每個學生在課桌的右上角貼上自己喜歡的名人名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再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階段對學生提出不同的進取目標;第二,教給學生如何正確評估自己的方法,要求每位學生記錄自己每周的學習情況和心得體會,并在周末班會上與其他同學一起交流和分享,達到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目的;第三,利用學校的網絡資源,每兩周定期安排學生與外地的父母進行親情交流和溝通,使學生感覺父母就在自己的身邊;第四,要求每位學生努力去了解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并用實際行動去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實踐證明,以上四點做法十分正確,而且效果十分明顯。
二、抓“線”
班級工作雖然千頭萬緒,錯綜復雜,但還是有“線”可循的。紀律、學習、文娛、體育衛生和膳食住宿是五條基線,班主任要理清、理順各方面的關系。要理清、理順各方面的關系,關鍵在于加強班級制度建設,使五條“線”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盡其能;要把相應的工作納入相應的“職能部門”的職責范圍內,班主任要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否則,班主任如果像服務員一樣的忙碌,像保姆一樣的照顧學生,不僅無益于班級的整體工作,更不利于調動“職能部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潛力。
三、抓“面”
所謂“面”,就是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全面發展。具體說來,就是要做到兩個“一起抓”:一是德、智、體、美、勞一起抓。尤其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切實改進思想品德的教育工作,要從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與人交流、如何理解和尊重他人等方面著手,增強品德教育的實效性,還要協調、配合任課教師打好課堂教學的“攻堅戰”,做到“花最少的時間”,讓學生取得“最大的進步”;二是好、中、差一起抓。教師一般都偏愛成績優秀的學生,冷落基礎差的學生。但是,班主任絕對不能有這種偏向,班主任要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學困生、家境貧寒的學生,以及性格內向、孤僻的學生,因為他們更需要教師的關愛和呵護。
四、抓“體”
“體”就是立體,班主任要從時間和空間發展的維度,找準班級和自己發展的位置。一是要找準班主任與學校、班級任課教師及家長之間的位置。及時、準確地向學生傳達學校的最新信息,同時協調各任課教師之間的教學工作,定期與家長進行聯系,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動態的根源;二是要找準班級在歷史上的位置。只有了解了班級的昨天,才能充分認識班級的今天,也才能正確地預見和規劃班級的明天;三是要找準班級在學校的位置。班級是學生成長的搖籃,也是學校精神文明的窗口,班級與學校之間是互相促進的關系。因此,班主任要勤監督、嚴要求,不斷提升班級在學校中的地位;四是要找準班主任在班級發展中的位置。班主任是一班之魂,班主任只有通過科學和民主的管理方法,將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求真務實的作風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和自覺行動,才能推動班級工作更上一層樓,從而“抓”出有個性、有特色的一流班級。
(作者單位:江西省鄱陽縣蓮湖鄉蓮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