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繼承成功的經驗,克服以往的弊端和缺陷,走出英語教學的誤區。本文針對中學英語\"以教代學\"的誤區,提出了兩種可行的方法。
關鍵詞:英語教學 以教代學 誤區 方法
在全面實施新課改的今天,中學英語教學更應當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為了使中學英語教學更好地適應新課改的要求,走出教學的誤區,教師需要不斷地研究和探索。
一、中學英語“以教代學”的誤區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繼承以往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克服弊端和缺陷,走出“以教代學”的誤區。
(1)教學不再是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活動,而是一個教學相長、互動合作、師生不斷進步的過程。教師應由教學的主宰者轉變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尊重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
(2)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使學生敢于大膽開口說英語并獲得一定的英語語感,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語言學家米切爾·韋斯特指出:“語言教師最有害的缺點和最流行的通病是講得太多,他們試圖以教代學,結果什么也學不到。教師授之不少,而學生得之甚微。”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的講解要有的放矢,生動形象地介紹新知識,在重難點處適當點撥一下。合理使用多種教學手段和工具來契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如實物、掛圖、錄音機、幻燈機、電視機、錄像片、電影和計算機等都有助于學生理解所學知識。
(3)處理好英語教學與應考的關系。目前,在中學英語教學中,大家普遍認為,學生的中高考成績就是衡量教師水平高低和教學質量優劣的標準,導致大部分教師把應付考試作為教學的首要任務。
二、中學英語走出“以教代學”誤區的方法
1.在重視教案的同時更要重視學案
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針對每課的學習內容編制學案,利用學案作為導航,讓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新課,然后帶著未解決的問題進入課堂,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學案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確定預習目標、方法和內容
學習單詞的目的是正確地運用詞匯,如在七年級上冊unit3的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帶全家合影來學校,通過相互介紹自己的家人來掌握相關單詞與句型。
(2)預習步驟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個人讀單詞或課代表領讀單詞等形式熟讀單詞;然后,以小組討論的形式閱讀課文,并在課文中劃出學案中所列的詞組及語法知識;最后,強化詞組和語言點的使用環境,并進行口語練習。
2.把英語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課外作業不應該是課內作業簡單的量的追加,而應該是知識的發展和深化,是學習能力的改善,是掌握課堂知識的準備。所以,教師應對不同的班級,以及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愛好的學生,組織不同的課外活動,如開展講英語故事比賽、分組表演、舉辦英語晚會等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只有把語言當做交際工具,學生才會真正熟練地掌握它。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優先注重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比如課外組織學生討論。在討論中,學生們暢所欲言,不僅活躍了課外活動的氣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包育彬,陳素燕.中學英語教學策略與藝術[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
[2]曾葡初.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究[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3]張正東.外語教育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康市中田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