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學知識的特點、恰到好處的教學方法和教師自身的修養是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三個要素。本文從這三個方面出發,對如何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作了淺顯的探討。
關鍵詞:學習興趣 教學方法 自身修養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所以,要促使學生學好化學,就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筆者從化學知識的特點、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師自身的修養三個方面,對如何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進行了有益的探討。
一、利用化學學科的特性,引發學生興趣
上第一節化學課時,筆者并不急于講授課本知識,而是先給學生講授化學的歷史、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和化學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再通過一些趣味性的實驗來“推銷”化學,使學生對化學產生興趣。例如教師可以舉辦化學與社會知識講座,讓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了解我們的衣、食、住、行都與化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另外,在課堂上,教師還要及時捕捉學生的興奮點,在教學中設計幾個動情點,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愛上化學。
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發展學生興趣
1.改進教學方法,培養興趣
在教學中,有些教師過于依賴教材和參考書,經常照本宣科。在回答問題時,學生也習慣從書中或教師的板書中尋找答案,限制了思維,形成了依賴性學習的不良習慣。為了克服上述弊端,筆者采取了“復習——引導——總結”三步教學法。如在講授與前面知識密切聯系的內容時,筆者先指導學生做好復習,然后采用提問的方式,要求學生在不看書的情況下,回答筆者的提問這種做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學習化學的濃厚興趣。
2.設置探索性化學實驗,激發興趣
實驗操作是化學課中最經典、最刺激和最具開發性的動手方式,它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穩定學習興趣、提高化學成績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在教學中,教師不可以忽視化學實驗的作用,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驗機會,引導學生逐步由“要我做實驗”轉變為“我要做實驗”,由“模擬實驗”轉化為“創造實驗”。通過實驗,使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使用直觀教具,增強興趣
(1)利用課本插圖
課本中每章的標題背景都是一幅圖畫,它包含了很多重要的化學知識。因此,在每章講課前,教師應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并給出適當的說明,以激發學生學習本課內容的欲望。
(2)利用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具有形象性和交互性的特點,而且它的儲存量極大。因此,它使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利用模型和模具
在化學教材中,有許多微觀概念一時之間很難解釋清楚,學生理解起來也很困難。如果教師鼓勵學生動手制作模型和模具,就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有助于教師解決教學難題。
三、加強教師自身修養,培養學生興趣
教學過程既是知識技能的傳授過程,又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要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教學效果,教師不僅要擁有淵博的化學知識、高尚的敬業精神,還要有高超的駕馭情感的能力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本領。另外,教師還要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化學競賽,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進一步穩定他們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楊雄英.關于創新教育的化學教學設計[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2,(6).
[2]荊建華.教育理論專題[M].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4.
(作者單位:河南省滑縣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