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傳統高中地理教學的反思
1.灌輸式教學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偉大的文學家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地理教學以教師機械地灌輸知識為主,學生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由于缺乏學習動機和目標,學生容易對地理學習失去興趣。
2.程序式教學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地理教學基本都是按照既定的程序實施教學,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缺乏靈活性,學生對地理知識、概念和地理現象的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層次。盲目遵從課本和教師,缺乏大膽質疑的精神和創造性思維,都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3.封閉式教學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地理教學把學生的身心禁錮在教室里,禁錮在地理教材、課堂練習、作業、考題和各種復習資料上,強迫學生機械地學習,被動地接受知識。地理知識的學習缺乏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使得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嚴重脫節,不能學以致用,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激發學生地理學習興趣的途徑
1.通過直觀教學激發興趣
教師可以借助地球儀、教學掛圖和地理景觀圖片等各種直觀教具,或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向學生直觀地展現教學內容,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地球的運動”時,筆者運用Photoshop和PowerPoint等軟件制作了精美的多媒體演示課件,直觀地展示了地球在自轉的同時繞太陽公轉、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正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等知識。在多媒體課件中,美麗的星球和自然界奇妙的現象深深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學習興致高漲。
2.通過語言激發興趣
在地理教學中,很多地理知識是抽象的,教師可以用豐富、生動、形象的語言或詩句、民謠、諺語等來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不僅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強課堂教學的感染力和啟發性。例如在教學“水循環”時,筆者引用了李白《將進酒》中“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詩句,巧妙地把學生引入了想象的境界,加深了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
3.通過知識生活化激發興趣
首先,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生活情境,把教學內容與生活情境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抽象的文字知識轉化為具體的生活情境。如在《亞熱帶季風》的教學中,教師可利用生活情境導入課程,讓學生思考:“在生活中,我國哪些天氣現象與季風有關,我們又應該怎樣利用它們?”還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汶川地震的產生原因,來探討本地發生地震的可能性。用學生身邊的事情導入教學內容,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通過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興趣
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努力營造輕松、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以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教師還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創新、積極思維、敢于質疑,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例如在教學日照圖、氣候、洋流等較難的內容時,教師應該耐心、細致地講解,用微笑和眼神鼓勵學生,用積極的評價激勵學生,與學生共同分析知識上的難點,使每位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喜悅。
5.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激發興趣
開展課外活動,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開闊他們的視野,發展他們多方面的能力。因此為了配合課堂教學,教師可以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地理課外活動,如鼓勵學生多讀書、看報、閱讀雜志,或組織興趣小組活動、地理知識競賽、社會實踐活動等。此外,還可以在校園廣播站設立“地理熱點”“地理十分鐘”等知識專欄。這些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地理知識,還能拓展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訓練思維能力。
高中地理教師應以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不斷改革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素質、專業水平和課堂教學藝術,充分利用教學中的各種有利因素,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周先燕,宋國華.培養興趣,發展智力,提高能力——淺談高中學生地理興趣的培養[J].考試周刊,2009,(8).
[2]付麗英.淺談高中地理學習興趣的培養[J].新西部(下半月),2008,(10).
[3]鄭敏.試談地理興趣教學的方法[J].科教文匯,2007,(33).
(作者單位:江西省東鄉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