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單招考試是中職學生升學的一種重要途徑,考試越來越重視對學生技能水平的考察。本文針對江蘇省機電專業單招技能實訓的實際情況,從實訓過程和實訓方法兩個方面著手,提出了如何提高實訓效率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機電專業 電工技能 實訓過程 實訓方法
職業學校學生的優勢是技能操作水平。對口單招高考錄取的對象是既知道專業理論知識,又熟悉本專業技能操作的中職畢業生。因此,單招考試對學生的技能考核普遍比較重視。如江蘇省將技能操作與理論考試分離開,以滿分300分單獨進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參加文化課考試,并且將學生技能考試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機電專業技能考試有兩個項目,分別是機類(鉗工或車工)和電類(電工或電子)。據了解,根據學生知識結構,絕大部分學校為學生選擇了鉗工和電工兩個實訓項目。按照《江蘇省普通高校對口單獨招生機電類專業綜合理論考試大綱》的要求,各學校機電類專業開設的專業課程主要有《機械基礎》《電工技術基礎》《液壓與氣動》《機械制圖》《電子技術基礎》。專業課程科目開設比較多,學生學習任務較重,但與電工技能關系比較密切的《電機與拖動》沒有系統開設,這給電工技能訓練帶來了一個難題,如果補學《電機與拖動》,必然需要大量時間,而且給學生增加了負擔;如果忽視,必然影響技能實訓效果。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效地開展電工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技能操作水平,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呢?
根據調查和在實訓過程中的一些體會,筆者覺得要從實訓過程和實訓方法兩個方面著手去解決這個問題。
一、在實訓過程中,需要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1.理論知識的補習
對于機電專業來說,技能訓練前,實訓教師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幫學生補習相關理論知識,學生沒見過電工元器件、電氣原理圖,甚至不會使用萬用表,實訓是很難進行的。
那么怎么安排理論知識的補習呢?
筆者覺得,內容上一定要把握“夠用”這個原則。過多,浪費學生時間、增加學生負擔;過少,影響實訓效果。本人認為,實訓前教師需要向學生講授以下理論知識:①萬用表(歐姆檔)的使用;②電工元器件和檢測方法;③簡單電氣原理圖的識讀;④常見電工工具的使用;⑤安全用電常識等等。
在講授方式上:①要注意使用多媒體技術。比如在講解電工元器件內部結構和工作原理時,多媒體非常直觀,學生容易接受;②要注重理實一體教學,即學生一邊學習,一邊操作。實踐證明,這種方式教學效果明顯。
在教學學時的安排上,由于機電專業電工實訓強調的是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而非理論知識,所以教學學時不必安排太多。根據調查,南京市各職業學校理論補習所花費的課時都不超過10個。
2.做好入門工作
理論知識補習后,學生就進入動手操作這一環節了。
電工實訓時,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狀況:學生一開始連接電路時,由于不熟悉電氣原理圖和配線板上各元器件的位置,往往難進入狀態。具體表現是:①半天連接不好一個電路;②接線過程中,腦子比較混亂,電路不能正確連接。這時,有同學便會失去信心,甚至放棄。
那么如何使學生掌握“竅門”,盡快進入狀態呢?
這里有一個小技巧。我們可以讓學生在連接電路前畫接線示意圖,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思考接線方法,還可以熟悉各元器件,比如學生在畫圖過程中會想交流接觸器KM1常開觸點在哪里?哪里是進,哪里是出?學生這樣做了,到實訓時便不會手忙腳亂了。
3.合理制定實訓計劃
教師首先要鉆研本專業技能考試大綱和考試標準及要求。機電專業電工技能考試要求學生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技能要求:①知道安全用電常識;②熟練各種電工工具的使用;③掌握電工元器件及其檢測;④正確連接電路;⑤了解布線工藝要求;⑥會對電路進行不通電檢查。
在實訓過程中,可以根據考試提出的技能操作標準,將整個實訓過程分成幾個階段(即將總目標進行細分),每個階段都向學生提出具體的小目標,最后將這些小目標整合,循序漸進,達到考試要求。
筆者一般將實訓過程分成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工具的使用、元器件的識別與檢查;
第二階段:學習電路的連接(不要求接線工藝);
第三階段:掌握布線工藝要求;
第四階段:速度訓練;
第五階段:考前模擬。
4.精心選擇實訓電路
教師首先要搞清楚單招技能考試電路的難度和形式,有針對性地展開訓練。在訓練時,也要注意循序漸進的原則。實訓時,可以從點動控制電路開始,然后到長動控制,再到兩臺電機的順序控制電路。接下來,再訓練各種各樣的順序控制電路,如:接觸器順序啟動、停止控制電路;時間繼電器順序啟動、停止控制電路;中間繼電器順序啟動、停止控制電路等等。
二、實訓時,必須重視實訓方法
1.重視電路連接方法的指導
電路的正確連接方法是確保電路快速、準確連接的關鍵。可以說,機電專業電工技能訓練的核心就是讓學生能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并且在實訓時加以強化。電氣原理圖中包含主電路和控制電路,一般主電路的連接比較簡單,關鍵在控制電路的連接上。
筆者在講授控制電路的連接時,一般會介紹兩種方法,即按號碼接線和按支路接線。按號碼接線,即先對控制電路從上向下、從左向右按節點標號,然后逐個號碼連接;按支路接線,即從左往右逐條支路連接電路。按號碼接線,需要事先標號,接線較多的節點,學生易出現漏接的現象,但條理性較強;按支路接線,不用事先標號,但學生連接時,接觸器輔助觸點處進線端、出線端易混淆,一些較復雜的混聯電路不太適用。這兩種接線方法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進行選擇。
當然,在電路的連接過程中還有很多細節與技巧,比如就近接線(即相鄰的兩個接線端優先連接)、如何避免架空線、同類線的處理等等。這些需要指導教師歸納總結并傳授給學生,學生在接線過程領會、運用并加以練習。
2.發揮互助作用,提高實訓效率
在實訓過程中,學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要能夠及時發現并加以解決,一旦學生形成習慣就很難糾正。實訓時,一個實訓教師往往要面對二三十個學生,有的學校實訓教師既要管理又要組織教學,這時要顧及所有學生,難度較大。怎樣才能解決這個“人手不夠”的問題呢?很多實訓教師這時采用的最多的是示教的方法,即通過教師的示范、說明、講解來規范學生的操作,并對學生的典型問題做出反饋。但是單一的示教法發揮的作用很有限,這就需要實訓教師能想出更多的方法來提高實訓效率。
根據調查和自身實踐,在實訓過程中,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充分發揮組內互助和組間交流作用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實訓時,班級中總會有一些操作較差的學生,這些學生反應較慢,在電路連接過程中易亂易錯,且接線工藝存在較多問題,實訓進度往往會因為這些學生而受到影響,導致實訓效率低下,所以教師一般都比較頭疼。這時候,可以讓技能好的學生與他們結成對子,每次訓練任務,讓差生來操作,技能好的學生在旁邊負責指導,經過幾個電路的訓練后,這些學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一般都會有明顯提高。
另外,訓練一段時間后,可以在班內進行組間的經驗交流。比如:怎么才能提高速度?怎樣才能讓電路有層次感?怎樣才能避免接錯?有時,你會發現學生的辦法真的很好。這時,實訓教師可以加以推廣并進行鼓勵。
3.重視評價,讓學生在評價中進步
職業學校學生基礎較差,意志力不強,要發揮監督的作用,教師一定要重視評價。
電工技能,如果嚴格按照考試評分標準來評價學生,那么教師工作量將很大,單個學生檢查和評價用時較長,實踐證明效果并不理想。
那么如何來完成對學生的電路檢查呢?我們要把握住階段性、實時性這兩個原則:階段性,即針對每一個階段的訓練目標制定相應的評價機制;實時性,即對學生完成的電路要能夠及時指出問題并督促學生改正。根據技能考核要求,我們可以主要從功能、工藝、速度等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實訓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自己班級的評價機制。
電工技能考核內容和要求每年都會有新變化,這就要求實訓教師要經常經行反思、總結,根據考試信息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調整實訓過程和實訓方法,從而提高實訓的效率。
(作者單位:江蘇省高淳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