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藥名稱繁多,古時常有文士將中藥名嵌入詩中,借用藥名中的字義或諧音來表達某種特定的意思。有些詩嵌得自然,貼切,讀之耐人尋味。
元代名士陳孚的《交趾驛》詩云:“長空青茫茫,大澤瀉月色。史君子何來?山椒遠于役。虎狼毒草叢,淚如鉛水滴。更苦參與商,骨肉桂海隔。問天何當歸,天南星漢白。”詩中嵌有“空青”“澤瀉”“使君子”“山椒”“狼毒”“如鉛”“苦參”“肉桂”“當歸”“天南星”十種藥名。
馮夢龍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在他搜集的山歌中也有不少是嵌有藥名的。如有一首寫某女子怨恨情郎的歌云:“紅娘子嘆一聲,受盡了檳榔的氣,你有遠志做了隨風子,不想當歸是何時?續斷再得甜如蜜。金銀花費盡了,相思病沒藥醫,待他有日茴香(回鄉)也,我就把玄胡索兒縛住了你!”又云:“想人參(生)最是離別恨,只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黃連心苦苦里為伊擔悶,白芷(紙)兒寫不盡離情字。使君子切莫做負恩人。你果是半夏的當歸也,我情愿對著天南星徹夜的等。”兩歌中嵌入“遠志”“當歸”“甘草”等十余種中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