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不經意的風,柔柔地拂過你緊鎖的眉;也許是靜謐中的呢喃細語,觸動了你冷漠的心;也許是和藹的微笑,溫暖了你冰涼的淚……
是的,這就是感動!它總是在不被人察覺的時候出現,從點滴的生活中,從平凡的小事里,卻給人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雖只是一瞬間,卻讓人記住了永恒!
對我的感動,更多的是依附在媽媽身上。可是,由于馬虎,我卻一直沒有察覺,只會一味貪婪地索要,無理地胡鬧。現在,我終于明白了——
三歲時,感動是糖果,甜甜的,暖暖的。
那時家中貧困,媽媽沒有多少錢為我買吃買穿,卻不曾少給我過一分的愛和溫暖。她常常在我不經意間像變戲法似的掏出幾粒糖果,幫我剝開,塞在我嘴里。小小的糖果,融化在嘴里,像蜜一般甜,直甜到我的心里……
十歲時,感動是一通通電話,是牽掛,是希冀,是歡樂!
媽媽因為打工去外地,無奈把我留在了外婆身邊。我和媽媽僅存的聯系的紐帶只有電話,誰都想象不到每次電話響起時我臉上的喜悅。媽媽那一聲聲的問候,還有那哽咽的聲音,我至今都不能忘記;我只能憑媽媽的語調猜測她過得苦不苦,累不累,因為我每次問她,她都對我說過得很好……
現在,感動是一碗熱氣騰騰的豆漿!
上高中了,每天晚上都要很晚才回家,可無論多晚,家中那盞燈都亮著,它告訴我媽媽在等我回家。回到家中,餐桌上總會放上一碗我愛喝的甜豆漿。當我捧起它時,溫暖我全身;喝下它時,甜透我的心里。像朋友的奶茶,卻不粘人;似兒時的糖果,卻不膩人——只感覺有種莫名的情愫在心口凝結……
感動就是這樣,藏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不易被你察覺,卻在不經意的時候綻放異彩,溫暖你的情懷!
(指導老師:魏永彬)
短評:
本文緊扣文題,以時間為序,通過一系列細節描寫,如剝糖果、打電話、夜晚守候、燒我愛喝的甜豆漿……表現了媽媽對“我”無微不至關懷所給我的深深感動。李準曾經說過:“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要寫好記敘文,就要寫好其中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