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要讓學生學會傾聽”,要讓學生學會對所聽的內容進行欣賞、理解、批判等處理。然而目前小學數學課堂上學生的“傾聽”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況呢?筆者做了一些調查,在調查中發現了以下幾種現象:
現象一
小學數學課堂上,經常可以看到小孩子積極踴躍舉手回答問題,但是真的讓他站起來說時,往往他的發言和前面的同學一樣。
現象二
目前,小組合作學習是數學課上一種常見的學習方式。小組長需要不斷維持秩序,同時在匯總大家發言的時候也很難把大家的想法記錄清楚。
現象三
課堂上,教師在按照教學設計進行著自己的教學進程,請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自己的目光卻并沒有注視發言的孩子,對孩子的發言并沒有切實聽取。
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筆者查閱了有關文獻資料,調查研究了這些現象,對其中存在的原因做出了如下分析:
1.現如今的小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們有強烈的表現欲望,對長輩的話卻是很難聽得進去,從而形成了不太愿意去聽取別人的表達的習慣。因此,課堂上他們往往只在意自己表達自己的意思,不懂得通過傾聽去獲取知識。
2.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我們更多關注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的傾聽能力則是一種隱性的效果體現,也許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會把它作為目標之一,但在衡量目標達成情況時會自動忽略。因此教者對孩子傾聽習慣、傾聽能力的培養,并沒有太好的舉措,自然也不會有什么好的效果。
3.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也不能做到很好的傾聽,教師的言傳身教也似乎在告訴學生傾聽的不重要,現象三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綜上所述目前小學數學課堂上學生的“傾聽”是有缺失的,課堂上的傾聽主要產生于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怎樣改變目前的狀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傾聽的習慣和能力,筆者開展了一些研究,并做出了一些嘗試:
一、給予目標——讓孩子愿聽
1.建立學習小組,提出傾聽的要求
在數學課堂上,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十分常見,設置合作學習的內容, 安排有效的訓練,可以使學生在合作中集思廣益,博采眾長,這對學生能否傾聽有著很高的要求。因此學生想要完成小組學習任務,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傾聽能力。
2.傾聽訓練,讓孩子知道必須要聽
聽,似乎人人都會,但是聽的效果如何,如何能做到聽中思考,聽中判斷,聽中汲取,就需要經過有效的訓練。讓每個孩子明白傾聽訓練的必要性,帶著任務去進行傾聽訓練,并提出傾聽訓練的具體要求才會有較好的效果。
(1)先聽再復述。提出聽后復述的要求,要求孩子聽中強記,及時檢查學生傾聽的效果,要求復述。
(2)聽后要求回答。在數學課中要有針對性地回答,而聽清楚、聽懂是答對問題的前提。
(3)聽寫結合訓練。語言表達的內容轉瞬即逝,學生聽了,能否記住,記憶存在的時間是有差異的。教師可以開展以下訓練:1、一些課后的作業可以口頭布置。2、口算訓練。教師口頭出題學生口頭回答,也可以生生之間開展。3、聽記訓練。口頭述說學生記錄。4、應用題口頭述說,讓學生記錄條件和問題。
(4)聽辯結合訓練。可以采用兩種形式:1、專門進行聽辨訓練,可以安排在數學實踐活動課中進行。2、利用課堂上隨機生成可以利用的資源,引導學生在聽的基礎上開展辯論,去偽存真。
二、方法指導——讓孩子會聽
1.讓教師自己成為“教材”
(1)教師要靜靜地聽
現在的學生善于表達卻不善于傾聽,在課堂上有強烈的表現欲,急于發表個人見解。質疑、反駁、爭論的機會非常多,課堂上氣氛活躍,此時教師應該怎樣表現?我覺得教師要讓自己成為教育孩子傾聽他人的“教材”。自己先學會傾聽,耐心傾聽,做學生的忠實的“聽眾”。
(2)真誠地幫助學生解疑
教師作為數學課堂的組織者要具備良好的組織和調控能力,良好的傾聽習慣,敏銳的分辨和觀察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捕捉動態生成,從而更好地駕馭課堂,組織教學,幫助學生答疑解惑。
(3)用真實的感受和學生交流
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交流要發于內心,表露于外,教師要善于應用肢體語言、面部表情來表達情感。通過這些把認可、贊賞等信息傳達給學生。
2.讓孩子掌握方法
(1)認真聽取。傾聽時做到認真聽取,邊聽邊想,聽明白他人所表達的意思,理解并弄清這種想法的由來,做到真正聽懂。
(2)取長補短。引導學生,要使自己正確發言,就要先認真聽取別人的發言,而后進行思考,加工整理使自己的理解得到提煉升華,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3)耐心誠心。作為一個聽眾,要耐心傾聽發言者的每一句話,誠心學習采集他人之長。引導學生換位思考,互相尊重和理解。
(4)積極思考。在傾聽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傾聽思考并學會評價。
三、激勵欣賞——讓孩子樂聽
1.口頭表揚:及時表揚正在傾聽的孩子,這一點對低年級的孩子更有效。要注意及時言語表揚,促使孩子人人努力參與傾聽。
2.活動激勵:在課堂上利用小組比賽的形式對小組活動開展得好的進行表揚。內容上,設計相關問題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討論。組織學生爭奪各種傾聽能手的榮譽稱號,吸引孩子樂于傾聽,在傾聽中不斷成長、不斷提高。
3.成就激勵:在教學中,有意識的讓孩子體驗傾聽帶來的收獲和快樂。讓他們產生因為傾聽而帶來的成就感,不單純的是老師的表揚和肯定,更重要的是自己通過傾聽取得了進步。
總之,我們要讓學生愿意聽、學會聽、樂于聽,讓傾聽成為一種習慣;讓傾聽成為一種基本素養;讓傾聽成為學習數學的一把金鑰匙。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龍池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