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課程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改革和深化,教師的觀念也隨之改變,課程實施者的創造性工作多了,學生的生活更有朝氣了,課堂教學也因此更加豐富多彩!為使課堂教學效果不斷提高,需要每一位教師的不斷進步和學習,下面我就從怎樣才能做到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提出幾點自己的教學體會。
一、重視預習作業的作用
大部分學生自覺性、獨立性比較差,在學習上都是處于被動的角色,更談不上主動學習。一旦老師不要求預習或者預習要求不夠具體,也沒有及時檢查,那么,預習就是一句空話,課堂教學必然費時費力。
學生只有在課前預習了,才能知道這節課要學習什么。哪些比較簡單,自己能夠掌握,哪些是自己不太明白的,這也正是這節課需要認真聽的地方。英語這門學科有其特殊性,每單元都有許多新單詞,對于成績中等偏下的學生來說,單詞就是個大難題。由于課堂上時間有限,老師不能把大量的時間用來教單詞,這些學生不會讀,也聽不懂,而且學生上課都是比較情緒化的,一旦聽不懂,他就沒有信心沒有耐心再繼續聽下去了。就我個人而言,設計的預習作業主要有:1.詞匯方面:單詞拼讀(World spelling)、詞組認讀(Recognition of phrases)、句子認讀(Recognition of sentences)。2. 閱讀方面:尋找主題句/段落大意(Finding the topic sentences)、學習重點句子(Study of key sentences)。另外,可以把本節課的重點詞匯、短語和語法知識設計成填空、選擇的形式,題量適中,一般4-5題,適合學生獨立完成,又不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老師要及時檢查預習作業,以便有效分析和統計學生的預習情況,清楚學生在這節知識上哪些地方理解上存在問題,幫助教師在課堂上更好的有的放矢。
久而久之,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不再“怕開口”了,在沒有老師督促的情況下也能自覺預習。“預習”則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和自學英語的能力。
二、提高課堂小組活動效率
組織課堂活動的目的是要讓全體學生在小組中積極和充分地進行“談、說、議”等言語表達活動。我們老師最難做到的就是讓學生人人參與,通常在小組活動時,“積極分子”討論活躍,其他學生陪坐,仍然兩極分化。對此,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
1.小組組員靈活
根據討論的話題不同而確定活動形式,可以有學生個體活動(individual work)、雙人活動(pair work)、小組活動(group work)和班級活動(class work)。以9A Unit 1 Star signs為例,可以讓星座相同的學生為一個小組,主持人主持小組討論,確保人人有發言的機會,記錄員簡單記錄每位發言人的重點,最后由報告員在組員的幫助下向全班陳述討論結果。
2.討論的話題要適當
要使課堂討論取得效果,保證人人有話可說,教師所選的話題應該是學生很感興趣并樂意參與的。這就要求老師吃透教材,精心備課,明確本單元的重點和難點,了解教材哪些部分適合組織課堂討論。在此基礎上設計課堂討論的話題,而且話題不能過大,要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相應的經驗;討論話題難度要適中,既不能讓學生覺得過于容易, 不需要合作就能獨立完成, 也不能難到讓他們感覺不可企及。
3.做好課堂反饋練習
課堂效率的高低取決于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特別是對本節課重點難點的掌握。在課堂上及時的反饋練習則可以幫助學生對本節課內容進行實質性的加深。一般我會留5分鐘左右的課堂反饋時間。《英語作業本》每課時都有相應的練習可以從中精心挑選一些有針對性的題目,多以選擇題和填空題為主,一方面是由于時間有限,另一方面也是認為反饋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選擇和填空這兩種類型能比較好的實現這一點。
4.教師對學生的態度
教師用什么態度對待學生直接影響學生對教師教學過程的參與。如果學生不喜歡你,你的課教得再好,他們也不會感興趣,只有當學生真正喜歡做一件事時,才會充分發揮其主動積極性,要想讓學生喜歡你的課,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這個人。作為老師,不管學生的表現如何,我們要熱愛并尊重他們。特別要注意對學困生的態度,一旦傷了他們的自尊心,不僅會打擊他們的主動性和進取心,還會使他們對教師不滿,排斥優秀學生,不愿與教師或同學交流,久而久之,會導致兩極分化,課堂氣氛惡性循環。
三、多用課堂復述,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牛津初中英語》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話題,如果要求學生機械地背誦,既枯燥又費時。本人在英語教學中經常采用復述的方法,一方面使知識得到了鞏固,加深了了解,加強了記憶,提高了學習效率,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興趣。另一方面還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不同的課文采用的復述方法不同。
1.根據圖片復述,將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地展現給學生,加深記憶。例如,8A Unit 4 Giant pandas 看課文后的圖片:The growth of Xiwang 描述熊貓的成長過程。
2.根據問題復述課文,這是我最常用的方法。例如,9A Unit 3 Teenage problems 針對課文老師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回答,再復述課文。
What problem does Millie have?Does Millie have any hobbies? What are they?
復述既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種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有效途徑。
總之,只有不斷探索、不斷思考、不斷研究,不斷嘗試,才能達到打造高效課堂的目的。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磨頭鎮中心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