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訓練一】
家鄉飯
□章旭梅
看到一網友即將開啟為期一年的美食專欄,心中敬佩。從文化角度闡述地方美食,大概可以時新時鮮,不至于篇篇短文長著一張老面孔,讓讀者諸君產生審美疲勞。他如何在遙遠的地方臨窗苦思冥想,暫且不管,但那張帖子,勾起我關于一種家鄉飯的食欲,卻是事實。
院落里曾經有大片紫色帶黑點的蠶豆花。在別人眼里像翩躚飛舞的蝴蝶般柔媚的花朵,在我心里卻是艷俗無比,它們張揚著黑眼睛,破壞了一朵花該有的嫻靜與優雅。倒是旁邊細小、雪白的豌豆花,傍著柔弱翠綠的豌豆秧,叫人心里生出無限的愛憐之情。花朵于風中凋零謝落仿佛在一瞬間,豆子的成熟豐滿過程卻總是緩慢得令人心焦。
從豆莢里剝落的鮮蠶豆,隨著母親手里折成一寸長的蒜苗一齊下到滾燙的油鍋后,一股白煙伴隨撲鼻香味向著四周飄逸。此時一股股蒸汽頂動電飯鍋的鍋蓋,提醒我們該倒入豌豆了。A一顆顆綠珠般的豌豆混合在間雜臘肉的米粒里,像一篇文章旁征博引,運用了妙詞佳句,突然間出類拔萃。煎好的豆腐,兩面金黃,靜靜等在大號飯碗里,等待回鍋。燒制回鍋豆腐這樣一道簡單的菜肴,卻需要煤爐的微火耐心烹制。等到它們吸收了足夠的醬油、白糖、料酒……從家人手里遞過來的這一刻,大概會永遠收藏在每一個遷徙的水鄉人的夢境里。
扔在米飯上的一塊長條生豬肉,隨著豌豆、臘肉的香味溢出鍋外,也已蒸熟。母親把它放置于干凈案板上,用刀盡力切成薄片,拌入已碾碎散發特殊芳香的花椒,灑上細鹽、味精、香蔥。它們被隨意堆放在盤子里,偶爾的一次,才會鑲成圓圈的形狀。這個小小的細節,可以看出母親當時的心境。大多數家庭主婦在長時間重復家務的某一類動作,已消磨了內心的一份情調,不愿在食物外表上花功夫。譬如我,記得在學生時代的假期里,偶爾嘗試烹飪,一種新奇感會促使我去報紙上摘錄時新菜譜、在盤子里擺放出精致的造型。現在,哪還有這雅興?
青殼的咸鴨蛋每每由我與弟弟分享,那半個如袁枚筆下“總宜切開帶殼,黃白兼用”的咸鴨蛋,B蛋黃泛出一點蠟黃的油水,流淌在蛋白上,像一個開頭,勾起我們腦海里一個關于同鄉人的傳聞。二十幾年前的水鄉,受制于經濟約束,村民生活大多簡樸,其中一個行為就顯得極端化。一個普通的咸鴨蛋,在他手里變成了能維持七天的下酒菜。每每看到那油汪汪的咸鴨蛋,家人都會感慨并滿足于自身的幸福。這種自我調控心態的方法,與張中行先生提倡的“享受向下看”相似,并適用于現今令人眼花繚亂的繁華盛世。
先生在《吃家鄉飯》一文結尾處,流露出惆悵留戀之情:“從此,在北京我就不再有吃家鄉飯的機會,也就不能不更加增強了對家鄉飯以及其精神的懷念。”在許多背井離鄉的人心里,曾經的家鄉飯是一種鄉愁,是一段珍貴的家史,從家鄉飯可以聯想到故鄉的風土人情,像汪曾祺寫咸菜茨菇湯,想念起家鄉的雪。但家鄉飯不會像我眼前的絹花一樣,以不變的秀逸風姿盛開在角落里。因經過時間沉淀與主體閱歷漸豐的緣故,它們在心中呈現不同的面貌。就像遠逝的時光,每一次回憶,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場景。
有人說憶舊是蒼老的附屬品,但李林榮在《失重的年歲》里說得好:“回憶,在真正熱愛生活的人那里,似乎更像是對自己的人生抱有自豪感的一種表現。過去、現在和未來,在這樣的人心目中,是渾融貫通的。”但愿我的念舊,以一種漫游的方式,重溫過去如何憧憬未來,從而可以找回迷失在另一條路徑上的自己。
我們一家六口人圍著八仙桌在老屋吃家鄉飯的情景,已不在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我們家增添了新的成員,并誕生了兩個可愛的女孩,在小城高樓里,依然有滿滿一桌家鄉飯,可以共享……
(選自《湖州水上交通報》2007年第5期,有改動)
思考練習
1.結合文章語境,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1)翩躚:
(2)附屬品:
2.為什么在別人眼里蝴蝶般柔媚的蠶豆花,在“我”心里卻是艷俗無比?
答:
3.本文語言生動傳神,請從畫線的句子中任選一處,寫幾句賞析的話。
答:
4.文章說“在許多背井離鄉的人心里,曾經的家鄉飯是一種鄉愁,是一段珍貴的家史,從家鄉飯可以聯想到故鄉的風土人情”,請結合自身經歷或具體事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答:
【閱讀訓練二】
南 京
□朱自清
南京是值得流連的地方,雖然我只是來來去去,而且又都在夏天。也想夸說夸說,可惜知道得太少;現在所寫的,只是一個旅行人的印象罷了。
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遺痕。你可以摩挲,可以憑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興廢,王謝的風流,秦淮的艷跡。這些也許只是老調子,不過經過自家一番體貼,便不同了。所以我勸你上雞鳴寺去,最好選一個微雨天或月夜。在朦朧里,才醞釀著那一縷幽幽的古味。你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樓上,吃一碗茶,看面前蒼然蜿蜒著的臺城。臺城外明凈荒寒的玄武湖就像大滌子的畫。豁蒙樓一排窗子安排得最有心思,讓你看得一點不多,一點不少。寺后有一口灌園的井,可不是那陳后主和張麗華躲在一堆兒的“胭脂井”。那口胭脂井不在路邊,得破費點工夫尋覓。井欄也不在井上;要看,得老遠地上明故宮遺址的古物保存所去。
從寺后的園地,揀著路上臺城;沒有垛子,真像平臺一樣。踏在茸茸的草上,說不出的靜。夏天白晝有成群的黑蝴蝶,在微風里飛;這些黑蝴蝶上下旋轉地飛,遠看像一根粗的圓柱子。城上可以望南京的每一角。這時候若有個熟悉歷代形勢的人,給你指點,隋兵是從這角進來的,湘軍是從那角進來的,你可以想象異樣裝束的隊伍,打著異樣的旗幟,拿著異樣的武器,洶洶涌涌地進來,遠遠仿佛還有哭喊之聲。假如你記得一些金陵懷古的詩詞,趁這時候暗誦幾回,也可印證印證,許更能領略作者當日的情思。
從前可以從臺城爬出去,到玄武湖邊;若是月夜,兩三個人,兩三個零落的影子,歪歪斜斜地挪移下去,夠多好。現在可不成了,得出寺,下山,繞著大彎兒出城。七八年前,湖里幾乎長滿了葦子,一味地荒寒,雖有好月光,也不大能照到水上;船又窄,又小,又漏,教人逛著愁著。這幾年大不同了,一出城,看見湖,就有煙水蒼茫之意;船也大多了,有藤椅子可以躺著。水中岸上都光光的;虧得湖里有五個洲子點綴著,不然便一覽無余了。這里的水是白的,又有波瀾,儼然長江大河的氣勢,與西湖的靜綠不同。最宜于看月,一片空蒙,無邊無界。若在微醺之后,迎著小風,似睡非睡地躺在藤椅上,聽著船底汩汩的波響與不知何方來的簫聲,真會教你忘卻身在哪里。五個洲子似乎都局促無可看,但長堤宛轉相通,卻值得走走。湖上的櫻桃最出名。據說櫻桃熟時,游人在樹下現買,現摘,現吃,談著笑著,多熱鬧的。
莫愁湖在華嚴庵里。湖不大,又不能泛舟,夏天卻有荷花荷葉。臨湖一帶屋子,憑欄眺望,也頗有遠情。莫愁小像,在勝棋樓下,不知誰畫的,大約不很古罷;但臉子畫得秀逸之至,衣褶也柔活之至,大有“揮袖凌虛翔”的意思;若讓我題,我將毫不躊躇地寫上“仙乎仙乎”四字。另有石刻的畫像,也在這里,想來許是那一幅畫所從出;但生氣反而差得多。這里雖也臨湖,因為屋子深,顯得陰暗些;可是古色古香,陰暗得好。詩文聯語當然多,只記得王湘綺的半聯云:“莫輕他北地胭脂,看艇子初來,江南兒女無顏色。”氣概很不錯。所謂勝棋樓,相傳是明太祖與徐達下棋,徐達勝了,太祖便賜給他這一所屋子。太祖那樣人,居然也會做出這種雅事來了。
明故宮只是一片瓦礫場,在斜陽里看,只感到李太白《憶秦娥》的“西風殘照,漢家陵闕”二語的妙。午門還殘存著,遙遙直對洪武門的城樓,有萬千氣象。古物保存所便在這里,可惜規模太小,陳列得也無甚次序。明孝陵道上的石人石馬,雖然殘缺零亂,還可見泱泱大風;享殿并不巍峨,只陵下的隧道,陰森襲人,夏天在里面待著,涼風沁人肌骨。這陵大概是開國時草創的規模,所以簡樸得很;比起長陵,差得真太遠了。然而簡樸得好。
(選自《朱自清散文》,有刪改)
思考練習
1.本文介紹了南京的名勝古跡,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寫了哪幾處名勝古跡?
答:
2.作者對南京的總體印象是什么?
答:
3.文中多處寫到游覽者的感受,有什么作用?請任選一處作分析。
答:
【閱讀訓練三】
古蜀水鄉
□王少華
從成都往西郊行22公里處,都江堰內江分出的兩條河——柏條河和徐堰河,在古代被先民們用竹簍縛石截成三道相距很近的堰頭導水灌田,“三道堰”由此得名。后來,這個地方逐漸形成水陸碼頭和商貿重地。經過一千多年的滄桑積淀,如今三道堰古鎮已經發展成川西有名的旅游勝地。
寬闊的柏條河和徐堰河兩岸,或聚集,或散開地點綴著獨具特色的川西民居。那深灰色的鱗瓦飛檐、那朱紅的墻飾,似乎在向游人講述一段段悠久的歷史。河里波光粼粼,岸邊楊柳依依;微風吹來,柳枝輕撫在臉上,溫溫的,柔柔的,猶如戀人的手,那情、那境,欲語還休!綠油油的稻田邊,顆顆晶瑩透亮的露珠點綴在秧苗上,風吹過后,露珠刷刷刷地掉進田里,滋潤著正在茁壯成長的秧苗,也滋潤著農人們的希望。
坐在岸邊的農家樂里,品一碗和著泥土芳香的新茶。望天上云雀輕翔,看船邊魚鷹靜立,那悠然自得的心情,正好和著春風得意的你。
走在精雕細刻的廊橋上,威尼斯的風光仿佛就在眼前。那靈動的水車,靜靜地轉著,轉著水鄉的似水流年,轉著水鄉的神韻,也轉著水鄉人的發展思路與奮斗豪情。“小橋流水”是書里的詞兒,只有你親自坐在柏條河、徐堰河的小船上,才能真正體驗到其中的韻味。似水柔情是你小手伸進河流的甜蜜感覺;如葉扁舟在橋下鉆進又鉆出,讓人立即就想到了徐志摩筆下的“康橋”;不時有各種小魚親吻你的小手,就像村里的孩子拉著遠方來的客人,頑皮極了。你看橋頭賣布菱角的大娘,正在向游人展示著她那靈巧的手藝。“布菱角了啊!三塊錢了啊!”她哪里只是展示手藝,她已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廊橋斜對面的閣樓里,是誰正在朗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呢?喔!是好讀的孩子在品味先人的墨香,那清脆的讀書聲,綿綿不絕,越傳越遠,讓人流連忘返,不知不覺想到了水鄉的未來。
“大爺,你們三道堰好舒服哦!”我站在田埂邊,看著正在菜畦里忙活的老農感嘆道。“是啊,你們城里空氣污染重,人多,車多,和都和不轉。你看河邊那些別墅,買一幢嘛,周末過來度假,好安逸喲。”循著大爺的指向,果然河岸邊有許多漂亮的別墅。“水岸花都”四個大紅字高貴地在樓頂炫耀著。能夠在這山清水秀的河岸邊買幢別墅,這是一生多大多優美的享受啊!
餓了,不要緊,鄉壩頭有很多很多美食正等著您哪。河壩苑里鮮香嫩滑的“石爬子”魚,那是川西特有的麻辣做法。一盤撒上蔥花的“石爬子”端上桌,保證香得你口水“咕咕”直往肚子里吞。“永定橋”頭扒嚕嚕醇香香的戴大肉,冒在你的紅油蔥花面碗里,保證你吃了二兩還想三兩。還有蕎巷里張大嫂做的香甜可口的蕎餅,不知讓多少香香嘴魂牽夢縈。請問你,急突突奔向三道堰的小轎車,請問你,迫不及待的游客,你們都是爭著大快朵頤的嗎?
來吧!和“浪里白條”們搶又肥又大的土鴨子吧;來吧!參加古鎮上組織的全民健身運動吧;來吧!在廊橋廣場上載歌載舞,充分張揚你的個性,徹底釋放你的心情;來吧!欣賞豐富多彩的文藝表演,刺激刺激你那早已被煩瑣事務麻木了的神經……
啊!三道堰,你既有江南水鄉的秀美,又有威尼斯的大氣;你既有古老的神韻,又有現代的風騷——好一個古蜀水鄉!
(選自《2010首先杯全國詩歌散文大賽·散文卷》,有刪改)
思考練習
1.從文中找出能概括全文的句子。
答:
2.文章從哪幾個方面寫古蜀水鄉三道堰?
答:
3.文章第四段說起威尼斯、徐志摩、朱自清有什么用意?
答:
4.你從第四、五段可以感受到三道堰人民有怎樣的特點?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