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是一種理想教學境界的追求,表現為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作為語文老師,我對高效課堂的理解是:教學設計要突出一個“精”字,教師指導要重在一個“活”字,學生學習要落實一個“實”字,目標達成要體現一個“高”字。真正的高效課堂,在實踐過程中需要不斷地總結,我覺得需要從以下一些方面做好:
一、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建有效的學習氛圍
課堂效果反應了師生關系,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這需要教師在主觀上做積極地努力。教師要做學生的貼心人,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關心他們的學習,身心健康,尊重學生的思想,善于激勵他們。只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對學生的鼓勵和批評才具有實際效果,否則產生負效益。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所面對的學生程度參差不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不要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尤其對差生,教師的態度要慎重,委婉,決不能放棄對他們的努力。教師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給他們介紹一些方法,和他們建立一種融洽的關系。師生的融洽關系使學生感覺到課堂氣氛輕松,表現出愿意配合老師的教學,使教與學的活動得到良好開展,從而創建出有效的學習氣氛。師生間的融洽關系意味著師生生命的相遇與共融,每一個眼神與動作都潛藏著彼此的心意于情意,把這種和諧的融洽帶進課堂,讓學生感覺到課堂就像溫暖的家,輕松自如,自由發揮,從而去創造高效的學習氛圍。
二、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激發興趣,保持高效授課
要讓學生學得好,學得生動有趣,作為教師,就必須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讓學生對課堂感興趣,學生一旦對語文感興趣,就會樂于接受它,變“苦學”為“樂學”。語文教學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在課堂上保持一種生動活潑、有意思、有趣味的教學氣氛。只有生動,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潑,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只有趣味,才符合學生的口味,才能吸引學生。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利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應該采用。但又必須根據課堂上學生的知識反饋和思維活動情況靈活選擇教法。所以我們盡力去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把它拋出來,讓學生帶著興趣去接受它,從而提高課堂的高效性。
三、遵循學科規律,探究高效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因此,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首先要科學,要符合教材要求和學生實際,定位適度、要求明確。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研討教材,了解學生,目標定位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學生學不會的不教,學生不學就會的也不教。要讓學生的學習首先是有意義的。初步的意義是他學到了新的知識;進一步是鍛煉了他的能力;往前發展是在這個過程中有良好的、積極的情感體驗,產生進一步學習的強烈要求;再發展一步,是他越來越會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樣學習,學生才會學到新東西。
教學方法包括教與學兩個方面的方法,從教學過程說主要有三類方法:一是進行認知活動的方法;二是進行技能活動的方法;三是進行情感活動的方法。教學活動的最終目標是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那么,我們就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進行教學,而應按照學生“學”的規律進行教學。即:學生“應該怎樣學”,我們就“應該怎樣教”。所以,我們在教學設計時,要以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為前提,教師設計的教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周密地考慮到學生存在“已有知識經驗和思想方法基礎”的事實。學生的這個基礎與教材的編排順序有關,但與學生自身的學習水平與生活環境關系更大。并根據這一特點來確定教法,力爭達到教與學的統一。例如,怎樣引出新知識、新句型,怎樣用同學生們熟悉的生活現象去解釋一個概念,怎樣創造情景,怎樣歸納學過的知識點等,都要切合學生的實際,才能起到高效的作用。這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關鍵,也是最不好把握的。在這個環節,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角色定位要準確,也就是說,學生能學會的教師絕不代替,不暗示。教師在這里只是一個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要讓學生在充分交流、合作探究中建構知識,理解掌握知識。教師只能在學生沒理解透處通過引導追問,使學生理解更深刻,在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上教師退到最后一步再做精當點撥,引導、點撥時機恰當合理。教師語言凝練、思路清晰、環節緊湊,重難點得到有效突破。在我們的課堂上經常會出現教師放手不夠,引導過多,滔滔不絕的講解既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更直接影響了課堂效率。因此,教師在上課前,一定要仔細揣摩每一個問句,爭取使有效提問率達到100%。另外,在每個環節的組織上,要讓每個學生時刻有事干,學習要緊張起來,動起來。
四、努力讓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練”出學生的真水平
語文課是語言運用課,是訓練課。許多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是靠學生“練”出來的。組織課堂小組活動的目的是要讓全體學生在小組中積極、充分地進行“談、說、評、議”等言語表達活動,從而達到學生個體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要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選擇和設計課堂練習(活動),去粗取精,做到講練結合、精講精練、當堂訓練、快速反饋,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意識,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總之,高效課堂作為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將會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關注,我們要踏踏實實地研究“高效課堂教學”,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合理運用控制論的原理,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礎上。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