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意猶帥也。”這里的“意”就是指立意,它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寫作意圖在文章里的集中體現。立意的統率作用,不僅表現在它決定著材料的取舍,還表現為它影響著文章的謀篇布局、表現手法等方面。
第一、巧用發散思維,充分發揮聯想與想象
我們來看這個作文題:
“站”,是生活中的一種常見姿勢,也意味著生命中的自立、挺拔,你是否也有過關于“站”的經歷、見聞或感受?請以“站”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第一步,在審題時,我們可以以題目為“站”為核心進行思維發散,多問一些問題,如:
誰站——老師、交警、售貨員、 戰士
為何能站——知識、自信、愛、責任感
為了什么站——人格、尊嚴、理想、愛
第二步,根據不同的人,不同的原因、不同的背景,我們可以從多角度立意,比如:
①站是迎戰困難的勇氣。
②站是人格尊嚴的明證。
③站是不隨波逐流的個性和自信。
④站是忠于職守兢兢業業的敬業精神。
⑤站是展示個性的外在形式。
第三步,結合平時積累的寫作素材,從所立各意中確定一個作為文章的主題,選擇典型而新穎的素材進行創作。
第二、從實立意與從虛立意
生活中有的東西是具體的;有的東西是抽象的。以《路》為題,腳下的路是實的,成長的歷程是虛的;以《腳印》為題,地上腳印是實的,人生的足跡是虛的。我們看這樣一個作文題:
請以“珍惜__________”為題寫一篇作文,可以寫你的經歷、體驗、感受、看法和信念。
分析這個題目,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值得我們“珍惜”的對象很多,有實有虛。我們既可以從“實”的方面立意;也可以從“虛”的方面來立意。
比如:從“實”立意:
珍惜大自然;珍惜環境;珍惜土地;珍惜水資源;珍惜糧食;珍惜動物;珍惜植物;珍惜鳥類;珍惜朋友……
可以從“虛”立意:
珍惜榮譽;珍惜幸福;珍惜感動;珍惜靈感;珍惜誠信;珍惜創造精神;珍惜美好感情;珍惜靈感;珍惜純真的友誼;珍惜鍛煉的機會;珍惜今天……
第三、順向立意與逆向立意
所謂順向立意,就是從與通常的情感傾向或與傳統的觀念、看法一致的角度,來確立文章的中心。反之,則是,逆向立意。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開卷有益”、“近墨者黑”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人們逐漸積淀成比較一致的情感傾向。可是如果文章立意為“開卷未必有益”、“近墨者未必黑”則一反其意,讓人耳目一新。
我們仍然以“珍惜__________ ”這個文題為例,
順向立意
珍惜友誼;珍惜生活;珍惜事業;珍惜文物;珍惜文明;珍惜文化遺產……
這些,都是順向立意。人們往往對失敗、挫折、磨難等,沒有好感,深惡痛絕。由此我們可以逆向立意,比如:
逆向立意
珍惜失敗,珍惜挫折、珍惜磨難……
第四、由表及里,聯系材料,探究原因縱向挖掘
我們經常遇到不少考場作文只能回答“是什么”、“有什么”這一類的問題,而不能涉及“為什么” 、“怎么辦”一類比較深入的問題。因而作文的立意就顯得比較膚淺。那么如何解決立意膚淺的問題呢?
同學們,我們不妨學會縱向開掘。所謂的“縱向開掘”,就是由表及里,透過現象探究本質,依照結果探求問題產生的原因,從現狀出發預測事物發展的趨向或結果。這樣的思維方式,要求我們全面地而不是片面的看問題,聯系的而不是孤立地看問題,發展的而不是靜止地看問題。對作文題目和材料進行分析,努力挖掘內在的思想內容及所蘊含的哲理。由表及里、由果推因地審察事物,透過表象看到真相,由問題揭示原因,這樣的作文立意一般會既新穎又深刻。
請同學們看下面一例:《禮物》一文敘述了這樣一件事,一個農村女孩兒是“我”媽媽的學生,農村女孩爸爸為了表達對老師的感激,給“我”家送來一籃子的雞蛋,“我”媽媽當即拒絕了對方的禮物。之后,作者寫了這樣一段話:
“媽媽,你毅然決然的拒絕了他們父女倆送來的雞蛋,把歪風邪氣擋在了門外,您真是一個潔身自好的人,那一刻,您在我的眼里變得異常高大,您真是我的好媽媽。”
就這段話來看,作者簡單地將雞蛋與其他禮物上劃等號,沒有意識到寄托在雞蛋里面的是父女倆對老師的感激之情,其結果甚至錯誤地把農村父女送雞蛋說成是“歪風邪氣”。同時,對禮物一概拒絕,也是一種不加分析的絕對做法,不應該盲目贊揚。因此,修改這段話時,應該準確把握父女倆的內心世界,辯證看待是否收禮的行為,從而實現立意的高遠和新奇。
我們來看看修改稿:
“媽媽,我知道,您并不是嫌棄這禮物不值錢、不珍貴。但是,您知道那里滲透了父女倆對您的幾多感激之情嗎?你知道他們走了多長的路才來到這個陌生、冷漠的城市嗎?您知道他們鼓起了多大的勇氣才敢敲響老師家的門嗎?就是因為您的拒絕,他們的心里會蒙上一層被人瞧不起的陰影,他們又該灰溜溜將雞蛋如數的拿回去。他們的自尊,收到了多大的打擊啊。
“媽媽,這不是用來賄賂的禮物,這只是老百姓最樸實的真情表達。你為什么就不能高興地收下來,然后回贈一些禮物給他們呢?——接受真情,體恤他人,原本也是一種修養啊。”
修改之后,揭示了父女倆送雞蛋的本來意義,就比原來膚淺而又不恰當的“抵制歪風邪氣”的立意深刻多了。
第五、關注社會熱點,結合時代背景分析
要想使文章立意深刻,且具有時代感,我們要學會把文章放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來思考,挖掘其社會意義。這就要求我們平時一定要關注社會。我們可以通過新聞傳媒(如《實話實說》、《東方時空》、《焦點訪談》等)更多地了解生活,這不僅能開闊了我們的視野,提高我們的思想認識,而且在對事件現象的辯析和討論中,我們學習了理解和評判事物的方法,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表達能力。
我們在關注和思考我們身邊的時代背景,諸如環境保護、素質教育、貧富懸殊加劇、精神家園喪失以及失業、失學、民生、民心乃至國際政治風云變幻等等精彩紛呈的事件,只有讓我們天天看到、聽到,那些活生生的現實進入我們的視野,進入我們的作文思想,我們才能真正寫出主題鮮明而集中、立意新穎而深刻的文章。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實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