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活動單導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符合了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轉變了師生角色,這種模式看似將教師和學生從沉重的課堂中解放了出來,而實質上卻是對教師和學生提出了更高,更嚴格的要求,要求教師更加嚴謹,學生更加自覺主動。
【關鍵詞】“活動單導學”;師生角色;學習小組
《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英語課程應該面向全體學生,體現學生為主體的思想。英語課堂應該成為學生在教師的安排指導下掌握知識、發展技能、拓寬視野、活躍思維和展示個性的過程,不能再是傳統的“填鴨式”。師生角色也要轉變,學生要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要變成學生學習活動的instructor 或adviser。
一、“活動單導學”的意義以及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活動單導學”,顧名思義,即教師將學習內容設計成不同形式的任務,以活動為中心,學生為主體,組織、指導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和探究等方式發現語言規律,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不斷調整情感態度,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長遠來看,“活動單導學”模式相較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有益于學生的繼續學習和未來發展。
然而,對于“活動單”的使用,師生們褒貶不一。有人說“活動單導學”將師生從沉重的課堂中解放出來了,師生的負擔更輕了。也有人抱怨說使用“活動單導學”,課堂效率更低了,無法按照計劃完成學習任務。基礎差一點的學生會抱怨說有時候老師設計的任務超出了他們的能力范圍,即使通過小組合作也無法順利完成,這樣的活動一點效率都沒有,浪費時間;而能力強的學生又會覺得有時候老師設計的任務過于簡單,根本無需小組活動……對于出現的這些問題,我也時常反思總結,結果發現:“活動單導學”模式下,雖然教師在課堂上講課的時間少了,學生們也不再需要埋頭苦記筆記了,但事實上,這種模式對師生的要求更高了。
二、“活動單導學”對教師的要求更高
1.“活動單導學”要求教師在課前進行更充分的備課工作
首先,整個備課組的老師們要進行認真的集體備課,出謀劃策,通力合作制定出高質量的活動單;其次,每位教師必須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結合本班的班情、學情進行充分的二次備課,采取更適合本班的活動方式,指導學生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例如:高三的學生練習量大,試卷講評課相對較多。在進行試卷講評前,教師可根據經驗采取預測法、抽樣調查法等將高難度題(即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也無法完全解決的問題)進行適當的提示或直接由老師講評;對各種問題小組要討論到何種程度,老師要有明確的要求,尤其在討論閱讀理解和任務型閱讀時,要求學生要將文章中的依據找出來。
2.“活動單導學”要求教師在學習小組的劃分上更有技巧性
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習小組的劃分以2~4人為宜。由于學生在性格、認知方式、生活環境等方面存在差異,他們具有不同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特點,因此,教師在進行具體的小組成員確定時要全面考慮到這些方面的因素,根據不同任務的特點將學生進行混搭,促使其發揮各自的優點,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出色地完成學習任務;也可以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別組成小組完成不同層次要求的任務。每堂課前,預先通知學生將座位調整好。這樣安排會使得活動更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主體,每個人都有任務可做,就不會出現上面的抱怨了。
3.“活動單導學”要求教師組織的活動具有多樣性
在教學實踐中,不少老師認為,所謂“活動”,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就某一任務進行小組討論,然后展示討論成果,最終教師點評。這樣的思維太狹隘,活動方式太過單一,久而久之,學生會產生活動疲勞,最終失去興趣。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會比較注意活動的多樣化,如競賽、辯論等方式讓學生一直保有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比如在新授課學習Module5Unit2的課文Economy or environment, which do you prefer?時,我提前一周布置學生找足了資料,然后組織學生進行了一場辯論賽,獲得了成功。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更加飽滿了,也幫助他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之間的關系,同時訓練了他們綜合運用語言點的能力,一舉多得。
三、“活動單導學”對學生的要求也更高
“活動單導學”若想要順利進行,僅僅靠老師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學生的密切配合。首先,學生在課前要進行充分的預習工作;其次,學生課前要通過各種途徑準備好相應活動所需的材料;再次,小組內各成員間要相互合作,不能搞個人主義。否則,“活動單導學”也將會僅僅流于形式,無法真正發揮出其長遠的效果。
總而言之,“活動單導學”較之于傳統教學的優勢不容忽視。眾所周知,“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身受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僅僅是“授人以魚”,而“活動單導學”模式才是“授人以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人人都懂。此外,“活動單導學”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來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培養了學生合作共享的能力,有益于其將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然而,教師千萬不能放松對自己的要求,過分夸大活動單的作用,高估學生的能力,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讓活動單發揮出其積極的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