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英語新課標強調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的整體發展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形成的基礎。其中,文化意識的增強是得體運用語言的有力保證。因此,教師在課堂上除了注重學生的探究學習語言知識外,還應適時、合理、科學地滲透西方文化知識的教育,從而有彌補中西方文化的隔閡。 本文作者通過舉出錯誤用例、分析為何出錯,給出正確用例和總結中西交際文化的不同特性等方面論述了初中英語教學中合理滲透西方文化的策略。
【關鍵詞】語言;例子;分析;總結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生活在某個社會的人的語言必然反映了某種特定的社會文化。絕大多數學生耳濡目染的是漢民族文化,舉手投足反映的是東方民族的思維特征,在言語交際中,不自覺地按照自己的母文化所投射的價值觀行事。在與文化背景相似的人如日本人、韓國人交往時,并無大礙,但他們與英美人交際時,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固然,人類文明有其共性,有時差異也是巨大的。諸如同樣的日常寒暄,漢民族常常以對方的具體切身生活作為話題,如年齡、子女、健康等等,沒有特別的禁忌;而英語國家的人具有極強的隱私觀念,絕口不提上面這些話題,充其量問一句“你先生(太太)好嗎?”如果無所顧忌地問對方的子女情況,他們往往會認為是“非禮”的行為。
在我們的中學里,不少學生在學校英語成績相當出色,但當他們與外籍人士交往時,屢屢出現令人啼笑皆非的失誤。如一學生稱一美國教授為old professor(老教授),盡管此教授已是白發蒼蒼,但當他聽到此呼時仍大為不悅,引得學生大為困惑,百思不得其解。其實原因很簡單,在現代英語中,old一詞,往往與“老而無用”聯系在一起,老年人避之唯恐不及。在英語交際中,不僅不能以“老”為尊稱,對年齡的任何暗示都是應該回避的。其實如果稱那位教授senior professor (資深教授),他應該是會欣然接受的。所以,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我們應重視西方社會文化內容的合理滲透。
長期以來,在傳統的中學英語教學體系中,社會文化內容一直沒有一個合適的位置,無論是教材總體編寫的構思,還是學校教學的具體安排,語法條目的貫徹是重點,交際功能體現甚少,更不用說語言背后蘊含的豐富的思想、文化內容了。我覺得英語教師應當彌補教材和課程體系的不足,在教學中加強社會文化內容的介紹,適當進行中西方文化的對比。此舉一可培養學生對不同文化的認同度和敏感度,使他們今后進行跨文化交際時,從容不迫,游刃有余,當他們成功交際后,會產生更大的興趣去學習語言,對語言學習有著促進作用;二可讓學生開闊眼界,領略不同民族文化,增強他們對不同文化的包容性,真正成為具有國際眼光的二十一世紀人才。
在教學實踐中我曾經嘗試著對學生做了一些交際文化方面的介紹,收效甚好。我覺得初中生,不宜空洞地講過多的理論,而應該以具體可感的實例來凸現中西不同交際文化的對比。具體步驟可以這樣:先舉出錯誤用例,再分析為何出錯,然后給出正確用例,最后總結中西交際文化的不同特性,使學生上升為理性認識,以求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一、先舉錯誤的例子
例(1)為一英籍教師稱贊中國學生,例(2)為外國游客與中國導游告別。
(1)A: Oh, what beautiful handwriting!
噢,你的字寫得真漂亮!
B:No,no , not at all. You are joking!
不,不好,一點兒也不好。你在開玩笑吧!
(2)A:Thank you very much for what you’ve done for me.
謝謝你為我做的一切。
B: Not at all. That’s my duty.
沒什么。這是我應該做的。
二、分析:
在例(1)中,中國學生試圖恪守中國的謙遜原則,但其回答可能暗示著受話人在嘲笑說話人不懂書法,缺乏審美觀和鑒賞力。在例(2)中,“That’s my duty.”在漢語中是一種禮貌表達法“這是我應該做的”,但在英語中卻含有“責任在身,不得已而為之”之意。這兒有一個沖突,我們認為他們的迎合方式不夠謙虛,自以為是;而他們把我們的“否定自貶”看成不問對象,自卑虛偽,言不由衷。
三、正確用例:
(1)A: Oh , what beautiful handwriting!
B: Thank you for your compliment.
謝謝你的贊揚。
(2)A:Thank you very much for what you’ve done for me.
B:It’s my pleasure to talk with you .
和你交談真愉快。
四、簡要總結:
中國人和英語國家的人民和一樣,也講究敬人原則,都顯得彬彬有禮,都喜歡恭維和贊美對方。但中國喜歡自我貶抑,自覺地遵守著謙讓的禮節,謙虛是公認的美德。但英美人長期崇尚和尊重個人價值,一般都有比較強的表現欲和自信心,他們會欣然接受對方的鼓勵和贊美。
初中有效課堂教學模式是枚不勝舉的,作為新形勢下的每一位英語教師在實踐中應當注意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能力出發,既重視語言技能的培養,又重視文化知識的傳授,多層次、多渠道地幫助學生從語言現象中發現文化,并通過掌握文化來指導學生學好英語,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百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