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旨在探討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有效地進行詞匯教學,歸納和總結具體的詞匯教學方法,讓詞匯教學方法不僅僅停留在理論上。
【關鍵詞】高中英語;詞匯記憶;有效教學
眾所周知,英語是一門詞匯豐富、詞義紛繁、語法簡練的語言。而要學好英語,詞匯記憶是關鍵。詞匯是構成語言最基本的材料,是人類進行交流最基本的單位。著名的語言學家David Wilkins指出:“沒有語法幾乎不能交流思想,沒有詞匯則根本不能交流思想。”由此可見,任何一項語言技能都無法忽視詞匯要素而獨立存在。同理,學好英語詞匯是學好英語最重要的基礎。詞匯的積累和擴充亦會直接影響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
一、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過去對于詞匯教學所采取的基本流程是教師領讀單詞,讓學生熟悉發音后進行識記,隨后通過默寫、練習等形式檢測學生的記憶情況。近幾年來,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注重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多會采用游戲、活動等方式來幫助學生識記詞匯。誠然,這些方法既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又讓學生有深刻的感受,瞬間記憶十分有效。但同時它亦存在著諸多缺陷。最大的問題是學生記住的只是中文意思,缺乏對單詞語境的把握。事實上,我們識記單詞的目的并不在于記住它們的中文釋義,而在于靈活恰當地運用。例如,我們在游戲活動中只會要求學生記得common 和ordinary的意義為“普通的”,一般不會去比較他們的不同,但在實際語境下他們是有區別的。因此,我認為不能在具體語境下恰當使用的詞匯記憶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效記憶,這樣的詞匯教學,即便是學生記住了詞匯釋義,也不能算是有效教學。
其次,在目前的詞匯教學中教師忽視了詞匯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差異。由于英漢兩種語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語言習慣,學生容易陷入用漢語語言習慣理解和識記詞匯的誤區,從而影響對詞匯的正確把握。
二、解決的對策
筆者通過對自己教學實踐的觀察和分析,對課堂詞匯教學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總結,供同行們一同探討。因筆者所接觸的多是高中生,故以高中英語M10詞匯教學為例。
第一步是要讓學生預習課文,在此過程中利用課文語境熟悉生詞的意義和部分用法。在預習了課文之后要將生疏的單詞篩選出來,筆者認為只有自己在閱讀課文時發現的生詞才是識記的重點。在實際教學中筆者一般要求每一位學生準備自己的生詞本,篩選出的詞匯都積累在本子中。這樣,學生積累出來的生詞就是課堂詞匯教學的重點。
第二步由課代表與學習小組組長對學生篩選的詞匯進行統計,將共同的生詞于課前呈現在黑板上,而這些詞匯就是課堂的教學目標。教師進入課堂最先要做的就是進行目標分解。根據“魔術之七”這一規律,教師分解目標是應每7個單詞分成一個詞塊,從而提高課堂詞匯記憶的效率。
第三步,幫助學生利用各種詞匯記憶方法理解,領悟詞匯的意義和使用環境,并且在必要的時候向學生介紹某些詞匯的起源及背景,從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正確使用詞匯。
1.圖片聯想法
教師在備課時預測生詞,根據詞匯在網絡上尋找相關圖片和背景資料,制作成PowerPoint, 通過圖片產生聯想,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讓課堂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印象深刻。
例:headline——make the headlines——become a hot topic
成為重要新聞
2.創設語境
用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了解單詞應使用在什么語境下。
例:dilemma
It is a stormy night, with strong wind and heavy rain. You're driving car and pass a station, and there are three people waiting bus.One of them is an older dying person, who is very woeful.One is a doctor. He had saved your life. You really want to return him for his help.The other is a woman/man. She/He is the person of your dreams. You feel she/he is the reason that you came into the world. If miss the chance, maybe you will never find her/him again.But your car only has two seats, so you can give only one person a ride. Who will you choose? Why?
When you are in the situation where you can't make a decision, that means you are in dilemma.(窘境)
3.提煉、濃縮
根據個人習慣,將意義眾多的單詞進行濃縮。每個單詞的多種意義之間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聯系,因此教會學生找一個自己認為最易記住的詞義進行識記,以減少記憶量,從而使大腦快速接受信息。
例:deposit 最易讓學生記住的詞義是“存錢”,讓學生先記住這個意思,再根據這個進行延伸,得到“堆積、沉淀”。讓多個意思中最易記得的成為聯想的觸點,最終理解整個單詞的多重意義。
第四步就該是學生進行識記了。共可分為兩個步驟。首先讓學生進行瞬間記憶,其次讓學生完成教師事先準備的練習。練習的準備也是有講究的,要根據課前對學生生詞的預測尋找與之相關的習題,題型可以各種各樣,但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具體的運用中進一步強化對單詞語境和用法的把握,從而牢牢地記住詞匯的用法。
最后,教著應根據艾賓浩斯的記憶遺忘規律了解學生的記憶保持時間,力求在最佳時間讓學生對這些詞匯進行鞏固復習,最終成為長時記憶。
總之,詞匯的教學應當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利用符合學生記憶規律和習慣的記憶方式,實現對于詞匯的有效教學。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