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政治課堂教學應用多媒體要注意時機性,激發興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總結知識、鞏固訓練時運用多媒體可以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實效。應用多媒體要注意必要性,應控制好教學的信息量,留置探究時空,慎用多媒體的修飾元素,注重實效,忌嘩眾取寵。只有適時、適量科學地合理運用好多媒體,才能更好的發揮它們的優勢,更好的為教學服務,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關鍵詞】適時;適量;多媒體;政治課堂;教學實效
當前,課堂教學層面遇到的最大挑戰就是教學的低效問題。一些教師的課堂上常常出現為形式而形式、為熱鬧而熱鬧、為技術而技術的現象。特別是對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一些教師缺乏統整融合意識,導致課堂教學看似生動活潑,其實內涵空虛。尤其在中學政治課程的課堂上,存在不少誤用、濫用多媒體技術的弊病。那么,該如何科學運用多媒體優化政治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呢?
一、適時:應用多媒體要注意時機性
多媒體集聲、像、色、光于一體,有豐富多彩的視聽效果,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但多媒體的運用要選擇最佳時機,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收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時
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的興奮劑,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巨大內驅力。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使教材聲文并茂、生動、形象、逼真,還能把人們在文字教材中見不到的場面、情景展現在學生的面前,生動活潑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如在講述《依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時,選用了 “3·15”晚會上韓紅演唱的一曲《天亮了》并配以故事講解,介紹歌曲的由來和當時“纜車事故”的情況時,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被激發了。歌曲結束,故事講完,學生已經充分意識到了維護消費者權益的重要性。我乘機提問學生“纜車事故”中的旅游者的什么權益被侵犯?受害者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韓紅的這種行為又體現了什么精神?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自學課文。然后再來回答這些問題,這樣,學生主動參與到了教學中,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同時也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師生在雙邊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和主體作用緊密結合在一起。。
2.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時
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需要突出的重點內容或是用語言難以說明、描述清楚的現象和問題,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變深澳為簡明。如,在教學“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這一難點時,我利用多媒體放映了四幅老照片:(1)藍白灰的服裝;(2)排長隊取奶;(3)改革初的農民住房;(4)幾家人圍坐在一起看黑白電視。接著又放映了四幅新照片:(1)超市各種款型、各種顏色的服裝;(2)超市各種食品、乳制品和飲料;(3)小區整齊漂亮的樓房;(4)一家三口坐在一起看液晶電視。以此課件的直觀演示,學生馬上從改革前后衣、食、住、用等方面的變化理解“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這一難點,這是其它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
3.總結知識、鞏固訓練時
一節思想政治新課結束后,教師在進行知識總結和鞏固訓練時。如果適時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采用圖表、框架、情景活動等多種形式總結,用多媒體板書鮮明地標出重點、難點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樣易于學生理解、目標明確、有側重地掌握知識,有利于知識的鞏固,提高教學效率。如在講《一般違法與犯罪的區別》一課時,最后我用多媒體展示了表格“練一練”,讓學生區分表格中的8種違法行為是一般違法還是犯罪,并說明理由。通過這一環節的訓練學生既鞏固了知識,又達到了辨析導行的目的。
二、適量:應用多媒體要注意必要性
運用多媒體的目的是為了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因此,首先關注的是利用多媒體教學是否必要,即它的教學價值。因此在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和使用上應遵循適量原則。即當用則用,不當用則不用,可用可不用則不用。
1.控制教學的信息量,留置探究時空
思想品德課在運用多媒體教學中,學生仍然是主體。教師應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課堂環境,真正讓學生動起來,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較好地達成教學目標。但在實際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呈現信息量的速度快,教師容易不自覺地加快課堂教學速度,忽視與學生思維節奏的合拍,缺乏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我曾經聽過一次公開課,教師準備非常充分,課件有三十多屏,有很多大段大段的資料,要求學生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聽課的我根本來不及看完材料,授課教師已經要求學生回答問題了。這樣一來,學生材料都沒有看完,如何思考問題?更無從回答問題了。這樣的教學活動,既限制了學生主體性的發展,也限制了學生的創造性。
2.慎用修飾元素,注重實效,忌嘩眾取寵
有的老師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往往會在課件中加入一些修飾的元素。如果這元素忽視實效,過分矯揉造作,則只能是華而不實、嘩眾取寵,甚至會使一堂嚴肅嚴謹的思想政治課演變成一幕滑稽可笑的鬧劇。如一位教師在分別出示三個選擇題的答案時配合了三種不同的聲音效果:汽車急剎聲、打字聲、炮轟聲。每發出一種聲音學生便一陣哄笑,根本無心顧及知識的落實。這樣的課件制作和運用是教育教學中的大忌,甚至不如傳統課堂的樸素實在。
總之,科學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優化政治課堂教學,提高課堂的有效性。但教學中如果使用不當,違背了教學規律,就會事倍功半,減少了學生動口、動腦的時間和空間,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能力。因而只有適時、適量科學運用好多媒體,才能更好的發揮它們的優勢,更好的為教學服務,從而提高政治課堂的教學實效。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達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