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教學與傳統教學有很大不同,新課程下的教學理念及教學過程主要體現學生的成長認知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是一位合作者與引導者,而不能是導演或灌輸者。那么如何在教學中體現新課程理念,成為當前一線中學政治教師思考的重點。
【關鍵詞】新課程;政治;教學方式;教學手段;課外延伸
新課程標準正是在長期以來我國學生創新能力不足的背景下出臺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西方的思想和模式,與過去的教育大綱相比,邁出的步子之大,不亞于一場教育革命。教育的改革、教學觀念和策略的轉變勢在必行,本文是本人在政治課程改革實踐過程中的幾點思考。
一、建立教學相長、交往互動的師生關系
變“傳話”為“對話”;教學過程實現的主要形式是師生交往互動,這種交往互動的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表現就是平等對話。要實現真正的對話,教師要做到:首先,要確立師生雙方的主體地位。新的課程觀認為,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不是知識傳遞的關系,而是有著共同話題的對外關系,在對話中師生進行著知識為智慧的交流、精神為意義的溝通,師生雙方都是完整的人,以整體的人格相互影響。在新型的師生關系中,師生不是單純的教與學的關系,支配與被支配的關系,而是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共同提高的過程,實現人格交融的過程。其次,師生相互尊重和理解是對話的基礎。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在這種關系中,師生互相尊重、互相信賴、互相激勵,尤其是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學生的個性給予理解和肯定,對不同的學生要做到一分為二的看待,教師對學生不要單純空洞的說教,要傾聽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真實的意愿,要做學生的傾聽者。教師要為學生展現個人獨特的個性提供一個空問,讓學生有一個能夠展示自我的平臺,讓不同生命的價值都能夠得以實現。最后,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思想引導和價值示范。在師生平等溝通互助合作的過程中,教師的思想引導是至關重要的。沒有這種引導,學生就有可能會偏離主題,甚至產生負效應。教師的示范作用、合作品質等對學生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二、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變被動為主動
教學中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合作探究的時間,在課堂充分展示自我。教學中,要盡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地參與。在合作探究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今天的學生有敏銳的思維,有看問題獨特的視角,他們能夠問倒老師,能夠想到教材沒有涉及的內容。要學生超越教師,教師必須把思考、發現、批判的權力交給學生,給學生一個“喜新不厭舊”的頭腦,而不是讓學生接受自己的答案。一個從小就不會用自己的腦子去分析、思考、辨別、批判的人,我們怎能指望他去開拓、創新呢?我們應當敢于讓學生上臺當老師,敢于放手讓學生與你平等對話,敢于允許學生提出與你不同的見解、不同的觀點,只有這樣才有保證明天我們的學生會擁有一顆充滿批判精神的頭腦。總之,要讓學生在課堂上敢于充分展示自我。
三、運用新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
縱觀全國的教育改革,正是如火如荼之時,開創校園網站,建立計算機網絡教室,網上教學,多媒體課件等等,多種形式齊頭并進,現代技術應用于教育是對教育本身一個質的突破。舊式的教學,課堂是教師的舞臺,一本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就要“獨攬天下”。沒給學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時間,沒讓學生有創新的機會,更不利于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
政治課應用多媒體教學,將知識串成線、連成網、使之系統化、網絡化。圍繞著“網絡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網絡背景下的學生自主學習”、“思想政治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等,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進行電子備課,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手段,能夠變抽象為形象,增加課堂教學密度和容量,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增強教學效果的作用。我們要運用多媒體,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學習。
四、注重課內外結合,向課外延伸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人是要通過接觸客觀環境和參加社會實踐而形成一定的觀點,因此,要把政治課向課外延伸,做到課內外的結合,盡量開放合作的方式。首先,把思想品德課融于家庭。家庭是學生最早的課堂,家長是學生最早的老師,家庭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十分重要。其次,走進社會,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根據教材的安排和教育教學的需要,廣泛開展調查活動、實踐活動,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如在講環境的維護之前,我布置了這樣的社會調查。第一,先調查本地存在的環境污染問題,每一個小組找一個環境污染問題;第二,找出環境污染問題產生的原因;第三,指出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辦法;第四,寫出給有關部門或市長的合理化建議;第五,設計一個保護環境或合理利用資源的公益廣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調查活動,并及時給予表揚和獎勵。提高學生的參與率,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的發展,讓學生生活的內涵更加豐富。
總之,用新課程理念進行教學設計,使學生主動去探究學習獲得數學知識和技能,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念,在創新、求活的發展變化中真正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個性品質,為學生的終身教育作下鋪墊和幫助。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縣建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