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往往在課堂上聽老師講的很清楚,但到自己獨立解題時,總感到無從入手,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完成,或者中途放棄。要解決這種問題,首先要找到這種思維障礙的根源所在,找到其形成的原因,才能突破這種障礙,將學生解題中斷裂的思維連結起來,從而形成正確的解題思維。這種思維障礙由來,有些來自于教學中的疏漏,更多原因的則是學生自身的非科學的知識體系和思維方式。研究學生歷史思維障礙,對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歷史學習效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解題;思維障礙;審題;分析
問題是歷史的心臟,培養學生的解題技巧能夠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歷史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解決歷史問題,可以訓練學生更全面、系統、深入地去觀察和思考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在未來實際工作中的能力.
一、歷史解題思維障礙的成因
成因一般來源于兩個方面,即教學中的問題和學生自身的問題。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脫離學生的實際,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過程中,其新舊歷史知識不能順利連貫運用,那么必會造成學生對所學新知識認知上的不足、理解上的偏頗,從而在解決具體問題時就會產生思維障礙,影響學生歷史成績的提高。另一方面學生在平常不注意課后的總結和經驗的積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單一,缺乏聯想。又由于學生思維定勢的消極影響,解題習慣于從正面入手,每每遇到困難時不懂得轉向逆向思維去解決問題。
1.教學中的影響思維障礙形成的因素
由于每學期知識銜接的不當導致了學生數學思維的差異性,每個學期不管在課堂容量還是課堂節奏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使得學生的思維的調整一時之間不能做到,在課堂上幾乎一直處于被動狀態,接受新知識變得非常困難,導致思維遲鈍,而形成惡性循環。教師教學方法的差異,也使得學生一時之間難以接受,有些教師注重訓練,有些注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有些教師的課堂模式從講解轉換到學生的討論與自學上來。每次轉變的過程中,學生原有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模式無法得到適應,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已經來不及了,這種因素使得學生輸在起跑線上,即使學生后期投入更多的精力,收獲也可能微乎其微。
2.學生自身影響思維障礙形成的因素
由于很多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對一些歷史概念的發生、發展過程沒有深刻仔細的去理解,很多的學生僅僅停留在知識表面的概括水平上,不能脫離知識表面而形成知識抽象的概念,從而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難免地存在片面性,對事物的本質不善于掌握。
真正在解題過程中,首先出現的問題就是審題障礙。這種障礙來源于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處于低級別的層次,未能上升到具有全面關聯、整合知識能力的關聯層次,因而學生不能從原有的舊知識提煉用來吸納新知識,使新舊內容融為一體并使新知識提升為舊知識儲存下來。有審題障礙的學生在解決數學問題時,有時會因為忘記了概念或者歷史邏輯,或者忘記了各種歷史邏輯成立的條件,或者在運用知識時新知識和舊知識的提取不能運用到相關聯的題目上,或者學生對某一個知識點的記憶與另一個知識點的記憶相互混淆,或者疏忽了某些題目的隱含條件從而產生思維障礙。
審題的思維定勢主要是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和不求甚解的學習方式造成的,有這些思維障礙的學生在解題時的表現總是差不多的,經常不顧最后總的目標而顧慮問題中狹隘的細節,難以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思考問題。或者是己掌握的舊知識、技巧經驗對于新知識的學習產生的負面作用和消極影響,難以形成合理、積極的疏通。或者是知識掌握能力的形成、學習過程中思維受到阻礙,思維受到干擾。或者在歷史解題過程中因為無法獲得具體形象的支持而造成的思維的錯斷。
解決學生數學解題思維障礙的對策
二、解決學生歷史解題思維障礙的對策
1.理解并尊重差異,激發并引導興趣
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數學思維鍛煉來實現。教師必須了解每個學生的基礎歷史知識狀況,尤其是在講解新知識時,要嚴格的根據學生認知的差異性來因循施教,以照顧到每個學生知識水平的特點,著重學生的主觀思想,促進學生的主動求知精神,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在此同時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數學學習有了濃厚興趣,才能更大程度地預防學生歷史思維障礙的產生。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學習的目的性,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數學學習情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差異性為他們提出新的更高的奮斗目標,使學生在學習的階段中有成就感,提高學生學好初中歷史的信心。
2.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調動學習積極性
所有歷史學習的主體都是學生,因此教師務必圍繞學生展開教學,讓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成為歷史學習的主人,讓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領路人。在歷史課堂上教師應該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討論,盡可能多地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法。通過學生間師生間的交流,可以幫助學生活躍思想,開闊思路,分明因果,清楚邏輯。讓學生在主動探索問題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突破、創新。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引導者,重點任務是啟蒙、引導、調節和控制,而這些都必須圍繞學生進行。另外教師可以通過師生訪談,實現師生知識能力的互補,促進師生感情上的溝通,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良好或者不好的表現,要適當給予鼓勵,及時提醒。
三、結語
相信在歷史教學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會有更多的學生突破歷史解題思維障礙,學生的歷史成績獲得全面提高。在師生師生合作下,建立起更科學得歷史教學體系是指日可待的。
【參考文獻】
[1]《歷史學習與研究》;2010年23期.
[2]《中學歷史月刊》;2006年02期.
[3]《山東教育》;2002年08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沿河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