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好是學習的大門。可見,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最大動力。筆者結合近幾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就導入新課、師生互動、動手實驗和融于生活四個方面,談談如何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試作一些探討。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興趣;培養方法
楊振寧博士在總結科學家成功之道時說過:“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 相關實驗也證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尤為重要。因此,教師應努力培養、引發和利用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并對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不再望而卻步,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數學素養。
一、導入新課,引發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教學的導入能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導入新課時,教師可以通過組織有興趣的小游戲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講述一些數學家如華羅庚生前的小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或以一個激起思維的數學問題,如腦筋急轉彎等方法使學生的思維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活躍起來。例如在新授《合并同類項》時,我先拿出一些不同面值的硬幣,要求學生幫老師數數一共有多少錢。學生爭先恐后,非常積極,第一個學生一個一個數,0.5元,0.6元,1.6元 ……幾分鐘后,得出結果20元。另一個學生把硬幣分堆,1堆全是1角的,1堆全是5角的,1堆全是1元,很快,最后得出結果也是20元。學生的興趣正是濃厚,因勢利導,我立即提問:“同學們,如果硬幣比現在還要多,你們會怎樣去數?哪位同學的方法好?”學生都回答第二個同學,接著問他們:“為什么呢?”學生異口同聲說:“因為他懂得分類,尋找規律,計算快。”這樣自然引出了同類項的概念。在學生最佳的心理狀態之下自然地導入了新課,使學生思維逐漸活躍,懷著濃厚的興趣轉入下一階段的學習,主動探索找出規律,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習興趣。
二、師生互動,培養興趣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倡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中學生的自尊心很強,教師要切忌對學生一有錯就大聲訓斥,有的教師覺得在學生面前要兇、要嚴肅才能鎮得住課堂,在學生面前才有威嚴,長期下去,學生一看到教師就敬而遠之,這是教師最大的悲哀。只有讓學生覺得數學老師是那么親切,學習數學是那么有趣,學生才能在愉悅中接受教育,師生互動不僅可以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也能表達教師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的情感,從而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例如在講“平面直角系”這一內容時,先讓學生觀察數軸上(一維)的點與實數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在生活中確定平面內(二維)的點的位置的方法,再與數軸上的點加以類比,從而引出平面內的點的表示方法。例如點(1,2)應該是x=1和y=2這兩條直線相交形成的。在下課時,我又把全班學生分坐在四個象限和坐標軸上,然后先請第一象限的學生先走;接著,再請橫坐標為負,縱坐標為正的學生下課;最后,我問剩下的學生,你們是處于什么位置?學生們回答:第三象限、第四象限。我說:請X軸下方的同學下課。雖然有幾個學生略加思考后才站起來,但是他們最終都明白過來了,在鈴聲中歡天喜地的離開教室。這種創設有助于學生探索思考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積極思考探索,以此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獨立性與創造性,達到和諧互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動手實驗,鞏固興趣
新教材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這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數學實驗,使學生在愉快的實驗過程中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例如在平形四邊形一章中,讓學生用兩塊完全一樣大小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特殊的四邊形,觀察四邊形,學生通過測、疊、畫等動手實踐活動進行探索,用不同的學習方式來理解矩形的性質和四邊形是矩形的條件。并且得出結論,用兩塊完全一樣大小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邊形或矩形,也可拼成形狀不同的等腰三角形。讓學生動手操作、手腦并用、參與教學比單純看老師拼圖、講解獲得的知識要牢固得多。再例如可以通過圖形的剪拼來證明和理會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用投影的知識測量旗竿和樹高等。讓學生在自己的動手實驗中獲得對有關知識的體驗,鞏固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融于生活,提升興趣
數學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只有在應用中才能真正煥發出數學生命的活力。教師若能從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將實際問題和數學問題緊密聯系起來,使生活和數學融為一體,才能有益于學生理解數學、熱愛數學,使學生確信生產、生活離不開數學,讓數學成為學生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生活中處處可見的地板磚,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幾乎家家都是用正多邊形鋪地板磚,為什么不用三角形或是正五邊形、正六邊形等其他形狀的地板磚來鋪地。再例如學習完“一元一次方程”后,可以引入工程類問題,用所學知識幫助“5·12汶川大地震”的道路搶修工人如何更快速完工,以運輸救災物資。在教學中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知識傳授,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不僅有趣,而且有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充分展現數學的應用價值,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總而言之,興趣是學生獲得良好學習效果的重要條件。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把學生帶入積極思維的境地,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充滿親和力和吸引力,這樣學生才會越學越有興趣。當然,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還需要我們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去發現、去探究。
【參考文獻】
[1]范慈耀.初中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幾種途徑[J].中小學電教,2012,(1):97
[2]王再彬.淺談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J].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3):76-77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北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