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學教學是一項極具智力教學活動,它包含了抽象的內容、廣泛的應用、嚴謹的推理以及明確的結論等特點。因此,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采取一定的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從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采用“點撥”教學,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設生活情景,解決數學問題等三個方面,對提高初中數學課堂學習效率的策略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策略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使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急劇的變化,這就對我國的教育教學發出了強烈的挑戰,尤其是對于那些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們,確實有一種危機感。隨著這種大環境的變化,我國也加緊了教育改革的步伐,新課標就在這種強烈的呼吁聲中應運而生?!稊祵W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等,獲得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不斷提高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泵鎸π碌恼n程標準,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大膽創新,努力改革,于是研究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勢在必行。根據筆者多年的初中數學教學實踐經驗結合初中數學新課標提出的要求,對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索,筆者愚見,僅供參考: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奔ぐl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有重要的影響。
數學本身就集抽象性和思維性與一體,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再加上教學內容中有許多枯燥的公式、定義以及解題技巧。那么同學們怎么樣去掌握基礎知識,在此基礎上很好的運用解題技巧,增強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呢?這不但要靠教師的教,更要靠學生的“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去學習。
學生是否能對初中數學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主要在于教師的如何引導,教師應該用學生容易接受、能接受的教學方式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把抽象的概念引入到我們生活中那些生動有趣的故事中去,還可以合理的運用圖片、多媒體、模型等教學手段,將枯燥,乏味的數學公式、數學題、數學原理與實際的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樣就能吸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二、采用“點撥”教學,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所謂點撥,指的是“指點、啟發”的意思。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的點撥,是說教師用簡練精辟的語言提示、啟發學生,從而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知識、掌握知識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用好點撥教學法,就會使課堂教學起到“畫龍點睛、點石成金”的良好效果。數學教學,最重要的不是傳授給學生知識,而是教會學生數學的思維方式。很多時候,數學問題我們并不需要手把手的教會學生,而是采用適當的點撥,去幫助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這才是我們最終要達到的目的。
三、創設生活情景,解決數學問題
生活是探索的、智慧的源泉,生活中處處涉及到數學知識,數學問題。教師應該讓數學走進生活,將生活中的問題用數學手段進行解決,這樣就會使得數學課堂教學變的更加生動、具體,使得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親近感,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能力。
數學課程對于初中生來說本身就是一個比較難學的科目,在數學課堂上很多學生都有膽怯的心理,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做好充分的引導工作,有意識的將數學知識、數學中遇到的問題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盡量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從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引入數學知識,同學們在熟悉的環境中,才會減少對數學的畏懼心理,增強數學學習的樂趣。
例如,筆者在教授數學中的儲蓄問題時,就將抽象的儲蓄問題具體化了,我在課堂上進行了銀行的模擬。將教室設為“銀行”,一部分同學當“儲戶”,一部分同學當“銀行職員”,還有一部分同學當“會計”,這樣,“儲戶”由儲戶填寫存款的金額,存款的期限;“會計”則負責計算利息、本息等,“儲戶”還可以根據利息、本息的計算,決定存活期還是定期等等。為了能夠順利的完成自己角色的扮演,很多同學都提前在課下做了準備,不僅預習了課本,還在網上進行了相關問題的查詢,這次“銀行的模擬”活動,不僅使學生們對存款、利率、利息、本息有了深刻的認識,而且還使得同學們感受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激發了同學們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興趣,同時也增強了同學們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
【參考文獻】
[1]毛永聰.中學數學創新教法學生心理誘導[M]. 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
[2]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教育部[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岔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