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的嘗試、體驗、實踐,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學習活動。自主學習作為一種新的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對立的學習方式,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自主學習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支配的時間與空間,一反傳統的灌輸式,大力倡導學生自主探尋問究,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最大程度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在這種教學活動中,學生的自主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學習興趣高漲了,動機增加了,參與程度和范圍加大了,創新也就水到渠成。其二,自主學習著眼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在給學生一片自主空間的同時,也為其個性的發展開啟了一扇窗戶。創新來源多樣,多樣來源差異,差異來自個性,不能想象無個性的社會會促成創新人才輩出,新異觀點迭現。其三,自主學習是從學科走向學生的教育方式,它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在認真分析學生情況的基礎上,通過設計一定的方式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最終成為知識的占有者,也為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大開方便之門。
那怎樣才能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自主學習的模式呢?我認為,教師首先要徹底地更新教育觀念,要及時了解語文教學動態,針對學生的實際開展研究性教學,利用活動課來引導學生參與語文實踐,提高語文能力。作為語文教師,要使自己知識廣博一些,要成為一個雜家。上課時能旁征博引增強教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當然,不同的課型也應該有不同的自主學習的方式。下面舉幾個案例:
案例一:1999年,我帶著一身激情投入到教學中,但常常會遇到事倍功半的問題。尤其在文言文這一課型的教學中,按照教參細致地教,由閱讀到注釋,到翻譯,再到整理筆記,一路下來,學生像一個記錄工具,花了大量的時間,學生上文言文很是辛苦,可還是有不少學生記憶效果很差。反復去想,發現對于七年級的孩子來說,文言理解能力較弱,即使是對整個初中三年的學生而言,灌輸不是辦法,死記也難見效果,引導他們自主探究,非常重要。后來嘗試著讓學生主動去探究,老師先介紹作者寫作背景及時代背景,激發學生學文言的興趣,在對其背景及作品理解后,學生主動想了解文章的內容,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要掌握字詞的注釋及翻譯,就會輕松許多,而且對于作品主題的領悟也很透徹,掌握效果極佳。
案例二:再以閱讀教學為例,我比較常用的模式是:創設問題情境—確認問題—師生共同探究—引導學生歸納概括—深化遷移。我說的“創設問題情境”,不是把知識直接展示給學生,甚至不是把問題直接展示給學生,需要學生從問題情境中一步一步去發現問題。我們做老師的會發現,在班級中,學習態度端正的同學還是很多的,尤其是女生,但許多學生在閱讀這一塊的訓練中,付出很多卻少有回報,究其原因還是沒有自主學習導致的結果。經過幾年的課堂教學,我逐步得出了以上的一些經驗:創設問題情境—確認問題—師生共同探究—引導學生歸納概括—深化遷移,其中“創設問題情境”非常重要,指導學生從問題情境中一步一步去發現問題,從一開始就能“沉”在文章中,主動地去研究,主動地去理解。
案例三:在綜合課這一課型中,更是體現出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如“長城”這一專題中,改變以往傳統,而是按層次遞進的分成幾個子課題:(1)長城知識知道多少(搜集資料,匯報成果)(2)豐富多彩的長城文化(搜集資料,討論)(3)我是長城小專家(知識擂臺賽)(4)我心中的長城(運用資料,發揮想象,寫作)。學生在興趣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資料、自行設計匯報成果的形式、自行組織擂臺賽和討論……這樣在各個環節中,學生的想象力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創新思維也得到了充分的鍛煉。既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又有利于發揮學生的想象思維。自主學習給學生的學習開辟了一方樂土!
以上幾個例子只是語文教學中一小部分而已。美國的布巴魯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法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多種多樣,有難有易,有大有小,有重點和非重點之分,難免繁雜細碎,所以教師要善于引導,善于從學生提出的諸問題中,引導出以能突出課堂教學重點的主問題代替那些煩瑣的提問,這才能有效教學,克服語文教學中肢解課文,一講到底,零敲碎打等種種弊端,避免教師的過多講析,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有序學習活動的主體。“師生共同探究”時,教師首先應該注意創造寬松的課堂氣氛,在暢所欲言的民主對話的氣氛中進行教學,把教師管理者的角色逐步轉化為引導者的角色,在這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之間來處理問題,學生積極探究的余地才能增強。當然有兩種傾向要注意:一是弱化甚至取消教師與學生的對話,把教學過程變成純粹的學生的“自學”與“自議”;二是以“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為理由,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明顯的模糊之處、不當之處也不予糾正。所以,成就課堂教學精彩之關鍵,是激活學生的思維,而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不僅要熟悉思維運動的幾種具體形式,還要瞅準時機,正確引導學生的思維形式,這樣的自主學習才會有方向,有目標,有成效。
總之,我們要走出教育體制的誤區,更新教育觀念,求實務新,在熱熱鬧鬧的教改中不能丟失教學的最基本的東西——教育孩子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才能真正而長久地提高我們語文教學的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