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代教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己經逐漸進入課堂。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已經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多媒體作為一種新的教學輔助手段,它具有形象、直觀、動態逼真、表現力豐富等常規教學手段所無法替代的優勢。從初中物理教學實際出發,通過多媒體對物理實驗模擬、動畫演示等在促使學生理解掌握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等方面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多媒體輔助教學;物理實驗教學;應用
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教學過程也是以物理現象為研究基點的,學生對物理概念、定理、規律的認識、理解和掌握,要依靠對物理現象的感知。由于初中物理實驗條件有限,特別是農村初中,對于某些物理現象學生不能得到完整的感性材料,容易造成感知上的障礙而影響物理學習。而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再現或模擬各類物理現象,而且還能通過各種手段使復雜的問題簡捷化,將漫長或瞬間的物理演變過程變為可控、有序的演化過程,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完整、清晰、形象地感知于物理現象,給學生提供思維過程中必須的感受性材料,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教學難度,很好地促進學生認識能力的健康發展。
一、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許多物理知識的理解是要依靠直觀的實驗做基礎的,但在初中教學中有一部分實驗、尤其是微觀實驗是無法實現或較難實現的,不做實驗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以致影響教學效果。以往遇到這種情況,多是教師對著掛圖或書中插圖講實驗,學生沒有形成具體的認識,較難接受。利用多媒體使本來看不見或者認不清的東西變為具體形象的動畫,逼真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物理知識,從而可以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形成科學概念,深刻理解較抽象和較復雜的教材內容,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去學得知識,將學習物理當成一種樂趣。例如:在物質結構、分子運動、分子作用力等教學中,應用多媒體、三維動畫進行動態模擬演示,把微觀的物理知識通過計算機直觀地展示出來,便于學生更深刻的了解。又如:在“磁場”的教學中,磁體周圍的磁場是客觀存在的,可是我們既看不見也摸不到,如果只憑學生想象將會困難重重,這時我們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將磁體周圍的磁場模擬出來,讓學生一目了然,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模擬或再現物理實驗過程
物理教學中有許多的概念、規律和定理,是從十分具體的自然事物和現象中,通過千百年的觀察、實驗、演示、分析、最后抽象歸納出來的。我們的學生不可能一一親身經歷和體驗所有五光十色的自然事物和現象,但又必須弄清和掌握這些概念和定理。傳統教學中,我們老師很難做這些實驗,至多用儀器做一些簡單的實驗,因而學生靠死記硬背或憑頭腦想象去體會,但難以理解。應用多媒體,能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再現物理現象,逼真的畫面,使學生能從抽象到具體,來領悟所學的知識點。例如:在“光的直線傳播”的教學中,利用flash動畫,模擬出太陽、地球、月亮三者之間的轉動情況,讓學生深入地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因,使整個教學過程形象、具體,學生輕而易舉就掌握了光的直線傳播在實際生活中的事例。又如:在“大氣壓與人類生活”的教學中,常用抽水機作為典型的例子來解釋,而在生活,學生只見過抽水機的外面,并不明白水泵是如何把水抽上來的。利用多媒體,把它的圖解剖開,運用多媒體中的flash動畫把抽水機的抽水過程全部演示出來,通過畫面形象的再現,并配合老師的說明,學生容易接受。再如:在“磁場對電流的作用”的教學中,磁場對通電直導線的作用這個實驗在農村初中難以做成,而這個實驗是“磁場對通電線圈的作用”和“直流電動機”的教學基礎。利用多媒體,模擬這個實驗,通過動畫,形象的模擬出磁場對通電直導線的作用,學生較容易理解和接受,從而突破了這節課的難點。
三、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物理學科是一門自然學科,它對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有重要的作用。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態度,激勵學生對物理規律的探索,平時加強對客觀事物的觀察和實驗,培養學生堅持實踐的思想。同時,在物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與物理有關的重大科學技術成果,例如:向學生介紹“嫦娥一號”、“神州六號”等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增加學習動力。介紹科學家的發明創造成果,以及其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讓學生知道物理規律是經過大量實驗,艱苦努力結果。例如:向學生介紹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奧斯特發現電生磁等培養學生熱愛科學,求真務實,勇于探索精神,使學生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多媒體技術雖然能模擬各種實驗,展示各種現象,但缺乏真實感,因此實驗仍然是研究問題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實驗的教學功能是無法用其他媒體所替代的,能做的實驗應盡量做,絕不能用多媒體模擬來替代,當然在做實驗的同時,能輔以多媒體課件模擬可使實驗教學更趨完善。在物理教學中合理地、科學地運用多媒體,將一些抽象的、難以見到的形態、現象、變化過程呈現給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出多媒體的功效,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參考文獻】
[1]何克抗.計算機輔助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畢廣吉.計算機輔助物理教學基礎教程[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作者單位:江西省信豐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