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理教學不乏存在著教師單向、封閉式的教學方式,學生被動參與、機械記憶的學習情形,這些現象是傳統教學弊端延續的真實寫照,其實質是師生應有教學行為的缺失。鑒于教師和學生在教學要素中的重要地位,修正他們教與學的行為顯得非常迫切,因此,開發和利用好師生資源是地理教學發展的重要出路,是優化教師教學行為,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生命資源;教學內涵;教師;學生
引言
開發地理課程中教師與學生資源可以活化教學過程,把傳統依綱據本的狹隘教學思想豐富到充分利用師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層面,實現地理教學模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良性轉變,給予教師更大的教學自主權,增強教師教學活力,達到地理教學由廣到精的效果;形成學生地理學習的主人翁意識,激發學生探究熱情,活躍學生思維活動過程。因此,開發師生資源對于地理教學而言有著獨特而重要的價值,這對于推動地理課程教學改革,提高地理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教師資源的開發
地理教學中,教師決定著教學方向,影響著教學效果。如果教師教學行為不符合地理教學的內部規律,不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不利于學生身心發展。結合地理教學現狀,現階段教師資源的開發應該圍繞學習主體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1.開展審美教育
地理新課程標準把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作為地理教學的重要任務提出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它體現著素質教育的要求,擯棄了地理教學中狹隘的知識本位主義思想。因此,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教學過程有效挖掘課堂教學中的美育因素,包括要求教師著重對課堂教學結構、師生情感交流,教師言語表達等方面進行美化設計、優化處理,從而呈現新穎的課堂教學結構,詳略得當的知識講解;達成師生情感的和諧,陶冶學生的情操;體現教師課堂語言的藝術化,使學生地理學習如臨其境,確保學生地理學習產生愉悅與興奮之情。誠然,地理作為一門與自然密切聯系的學科,本身潛藏著眾多美育素材,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的美育因素則更加豐富,以地理填充圖冊教學為例,教師基于實施美育教育的需要,總體可以要求學生做到圖面協調與爽目;整潔與美觀的原則,具體而言,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做到符號和注記層次分明,清晰工整;要求學生做到色彩渲染淡雅明快,呈現一定對比性,能夠客觀反映不同地理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變化,這無不是地理教學美的體現。
2.體現關注教育
地理新課程標準把學生學習地理知識與運用所學知識詮釋人地關系作為重要的口號提出,這與地理教學必須體現的若干思想,諸如人地協調思想、因地制宜思想、可持續發展思想不謀而合,因此,地理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諸如此類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的體現,誠然,地理不僅僅是關于人類生存空間分布的一門學科,而且它也是研究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重要學科,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關注地理環境與人類生產生活之間的牽制關系和互為影響的實質,誘發學生思考人類對地球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全球人口數量的膨脹、不可再生資源的短缺甚至是枯竭等會對整個社會可能導致的不可估量的損失。誠然,課堂教學過程是教師滲透上述理念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同時由于上述理念中所包含的人口、資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問題對于有著獨立思想的學生而言往往有著他們自己的思考,他們不可能輕易地接受外來的觀點,因此,教師要突破傳統簡單照本宣科的方式,而應通過構建開放的課堂形式,鼓勵學生通過合作探討等方式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袒露自己的心聲,形成同一認識。
二、學生資源的開發
新課程標準重視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緒和生活體驗對課堂教學的影響,因此,地理教學中,我們要把調動學生地理學習熱情,形成學生正確學習意識作為學生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主要內容,并形成學生思考與動手并舉的良好習慣。
1.樹立宏觀學習意識
新課程標準關注學生地理學習方式的構建,把學生學會思考、重視研究作為提高學習效果的主要手段,因此,地理教學中,開發學生資源必須引導學生擯棄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把學生勤于開拓、樂于思考作為地理學習的基本方法,逐步培養學生將現實生活中問題抽象概括為地理問題的意識,并鼓勵學生自主提出問題解決的方法,確保學生自始至終都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參與課堂教學過程。誠然,學生光有研讀文本、觀看地圖的認知和能力還不夠,還必須在地理教學中表現出非凡的學習能力,包括參與辯論的能力;主題活動設計能力,同時,還必須有廣泛的校外活動意識,包括參與社區人文地理研究活動;參與天文、氣象探討活動等,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基本思想:“因為我做了,所以我理解了”。確保學生在腦筋轉、眼睛看、嘴巴說等活動中不斷激發自己的地理學習熱情。誠然,要使學生表現出學習熱情和積極參與意識,我們應該在有效研究地理教學內容基礎之上,提供學生必要的外部刺激條件,并且通過贊揚學生的成功行為,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激勵學生的情感意識。
2.體現微觀動手能力
中學地理教學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在學習系統地理知識、養成基本技能的同時,獲取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因此,地理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查閱和利用學校資料庫中現成的豐富信息資料,還要培養學生微觀動手搜集地理信息的能力。我們知道,地理教學體現著課內知識覆蓋面廣,課外地理現象異彩紛層等特征,學生如何從包羅萬象的地理內容與變化莫測的地理現象中搜集對地理學習有關的信息就顯得非常重要,它不僅可以發揮學生地理學習的主動性,實現學生地理學習學以致用的目的,而且還可以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興趣。鑒于信息搜集對學生地理學習的重要意義,我們通常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好學生信息搜集與整理的指導工作,首先,學生信息搜集時要緊緊扣住人地關系這一基本主題,深度關切與全球重大自然和社會熱點問題有關的信息。其次,學生信息搜集時要體現“拿來主義”思想,有目的的搜集大眾媒體對同一地理現象而進行的不同報道,從而培養學生從不同側面、多角度看待問題的良好習慣。
結語
地理教學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學生是學習活動中的參與者,他們都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必須把教師和學生置于應有的突出位置,只有這樣才能豐富地理教學內涵,實現地理教學的預設目標。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馬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