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政治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了,這次改革可以說是對以往高中教學的一場革命,它對高中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各個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淺談了新課程下高中政治教學的體會,希望能對相關人士產生裨益。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改革;思考
隨著教學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高中政治教學也必須與時俱進,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運用新的觀念、新思想來適應時代發展,那么我們具體應該采取哪些措施,才能取得較好的改革效果,進而提升學生的能力及綜合素質,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思和探索。
一、要正確把握好高中政治課程改革的方向及要求
教師要把握好高中政治課程改革的方向,就必須首先明確新課程改革的目的,它是要改革教育和培養人才的模式,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因此為了適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要注意更新理念、轉變角色、提高自身素質,建立新型的教與學互動關系,使課程內容更貼近社會生活,更貼近學生實際。
二、教師要注意轉變舊有的教學模式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占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是課堂的權威和知識的化身,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缺乏與教師有效的互動和交流,只是機械的記錄和聽講,在新的課程改革形勢下,首先就要拋棄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的模式,積極建構以學生為中心、以情境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把學生置于教學的主體。
三、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的反思
在課程改革未進行之前,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一直停留在“考什么,教什么”的圈子里,教師教授一切知識的目的都是為了高考做準備,只重視思想政治課的學科升學作用,而忽視了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此外教師并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思想狀況,仍然把教材當做唯一的課程資源,難以挖掘學生喜聞樂見的其他思想政治資源,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我們必須要改變這一狀況,要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思想狀態和接受能力,聯系學生的社會生活實際情況,積極開發和利用當地有效課程資源;其次教師要積極建構輕松自主的課堂氛圍,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滿足學生的求知需求,鼓勵學生自主、合作、大膽地提出、探究有關現實和理論問題,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
四、引進多媒體教學的手段,增加政治課教學的趣味性
政治課本身就是一門理論性、系統性較強的學科,通過一些深刻、抽象的道理對學生進行政治、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使課堂講授很容易出現枯燥、無味的現象,難以激起學生聽講的興趣及學習的欲望,針對這種狀況,教師可適時引進多媒體手段來輔助教學,利用多媒體技術把一些較難理解的理論用圖片、照片、掛圖等形式形象、直觀的表現出來,這樣不但便于學生更好的進行理解,也利于把學生帶入某種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有效地避免了課堂的生澀與刻板,也達到了使學生學會對知識活學活用的目的,雖然多媒體技術在政治課堂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教師在使用的過程中還是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和恰當的分寸,以免出現用“電腦”代替教師“人腦”的傾向,這樣就取得了適得其反的效果。
五、政治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質,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
教師具備扎實的專業素質是提高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教師要及時加強對自身的進修和學習,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新的理論和知識,使自身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中做到游刃有余,也能夠讓學生更加信服,此外教師要注意改善自身的教學方式,在講授的過程中切忌只講枯燥的理論,使學生昏昏欲睡,要秉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結合新教材的內容,有針對性的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政治、經濟、文化事例,善于將當今國內外發生的重大事件、時政熱點與書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論知識生動、形象地相結合,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學習政治的熱情和欲望,還便于學生加深對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
六、對學生的教育教學結果的評價模式的思考
對學生實施教育教學結果進行評價根本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在對評價模式進行改革的過程中要牢牢把握住這一點,同時要規避以往教學評價只對期中或期末考試評優劣的方式,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我們要注重對學生受教育的個性內容和學習過程的評價,對學生多方面作出評價,采用多維評價的方式,例如對學生課堂中的表現作出評價,課后把評價結果記錄在“成長記錄”的網絡系統之中,這樣持續積累一個學期,最后給予綜合的等級評價,使之占據學期成績的一部分,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日常作業作出評價,把每一單元練習完成的數量和質量等作出客觀評價,也使它占據學期成績的一部分等,總之教師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做到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學習能力、探究意識等方面做出綜合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不但更客觀,也對學生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結語
從以上內容的論述中我們可知,在新的教育形勢下,要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取得較好的效果,需要學生、教師及學校的共同配合及努力,尤其是我們的教師要敢于走在時代的前沿,勇于探索和創新,從而為政治教學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盡到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賀文苑 新課改下關于信息技術與高中政治教學整合的初探[J] 文理導航(上旬), 2011,(07).
[2]耿佳琳. 高中政治教師如何適應新課程改革[J]. 教育實踐與研究(B), 2011,(02).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興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