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學校和普通學校同樣存在著教師教學示范對學生學習影響的情形,因此,教師在研究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構建的同時,也要重視教學的示范性。學生由于學習品質和學習習慣的影響,他們過硬操作技能的形成既需要自身的悟性,更少不了教師的示范引導,所以教師要重視操作方法和操作手段的改進,確保在行動上詮釋教師示范教學的重要性。
【關鍵詞】教師示范;操作技能;用品準備;語言詮釋
在電子電工傳統教學觀念影響下,教師總是把完成教學任務作為課堂教學的基本出發點,在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上對學生學習影響的研究往往重視不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師教學示范效能低下的實際。眾所周知,電子電工課程教學通常包括兩個組成部分,即文本知識教學和操作技能教學,其中教師操作技能教學規范,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往往能夠產生良好的示范作用,對學生將來走向工作崗位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電子電工課程教學在關注學生學習的同時,也要注重教師教學示范的引領作用。
一、教師操作示范教學概述
電子電工課程教學中,教師操作示范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這與電子電工專業一貫堅持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初衷相輔相成。誠然,教師操作示范是教學過程中的關鍵性環節,教師通過操作示范既可以將教材中文字所表達的意思轉換為現實的可見行為,對電子專業課程概念的演繹更加具體,從而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活動的有機結合,又解決了學生文本知識學習的抽象性問題,對學生將來參與實踐操作做好必要鋪墊,為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教師成功的操作示范還是減少學生操作心理負擔的重要方法,它對于樹立學生實踐信心,提高學生實踐水平發揮著積極作用,因此,教師準確到位的操作示范對培養電子電工應用型人才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二、教師操作示范教學要領
電子電工專業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學生在正式開始本專業學習之前就已經通過平時所見所聞對其有了初步的認識,同時,由于學科之間的內部聯系,學生基于中學物理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對某些器件的工作原理也有一定的感知,綜合上述分析,電子電工教學中的某些操作技能即使沒有教師的示范,學生對此也未必全然陌生,因此,教師在操作示范之前如果沒有充分的準備,在學生面前要確保從容自如可能會底氣不足,為了達到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的目的,教師要確保操作示范的科學性和觀賞性,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佩服、使學生折腰,這也應該成為教師操作示范所追求的境界和目標。
1.精細設計示范教案,充分準備示范用品
教案設計是教師備課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著教師操作示范指導性文件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操作示范前必須精心設計教案,包括,明確示范的重點和難點,確保學生通過觀察掌握操作要領,提高教師示范的實效性;包括,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認知和經驗,選用合適的示范方法、明確示范步驟;包括,確定示范的最佳呈現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等。電子電工操作示范教學中,由于教師課前的預設總體現著一定的理想性,因此,教師對操作示范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某些意外教學情形估計不足,從而造成示范教學效果并不如心愿的情形,為了確保類似情況的發生,教師在正式操作示范之前可以進行預備性操作,真到了在學生面前演繹時才可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各種問題的產生。事實上,教師只有做到心中有預案,眼中有學生,才能在課堂上自如示范、從容應對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誠然,教師操作示范呈現在學生面前的不僅僅是嫻熟的教學技能和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還包括教師示范帶給學生其他方面的好感,諸如,教師在操作示范前對教學用品的準備和安排。我們知道,用品是教師操作示范得以順利開展的物質基礎,是教師操作示范教學之前必須體現的重要環節。一般而言,電子材料的準備;電子設備的調試;必備輔助工具的收集;各種直觀教具的整理等都是教師操作示范教學之前不可忽視的步驟,同時,教師操作示范之前還必須將所準備的各種用品按照操作要求放置在規定的位置,確保井井有條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感知用品準備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步驟。
2.明確操作示范方式,輔助必要語言詮釋
電子電工課程教學中,教師操作示范根據執行方式通常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以手工操作為主的示范動作。以教師手工操作為主的示范由于煩瑣程度相對較小,操作過程簡潔,教師喜好程度不言而喻,所以所占權重相對較大,但是,手工操作示范過程往往具有稍縱即逝的特點,學生稍不留神容易喪失對操作要領的掌握,從而降低觀察效果,因此,教師要注意動作的分解,即,把一連串的動作分解為若干相互聯系的細小環節進行分解示范。第二,以儀表操作為主的示范。以儀表為載體的操作就是依據儀表運行為特征的示范過程,操作者根據儀表數據進行分析和判斷,鑒于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突顯操作過程的嚴謹、科學和規范,確保操作教學的示范性。電子電工操作示范教學中,無論是手工為主還是儀表為主的操作都無法保證學生一下子就能夠掌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教師還應該結合教學實際進行語言的詮釋,誠然,電子電工專業是一門精細的學科,教師在進行任何形式的操作示范時,所配以的言語解釋要同步而且準確,只有教師進行有效的講解才能提高學生對教師示范動作的理解力,同時教師的講解可以與教師對學生提問有機結合,使學生的注意力和思維力得到同步發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操作示范時還可以要求學生提出問題,這樣可以把教師講解方式轉換成學生提問方式,避免教學的枯燥性和單一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一般而言,教師操作示范結束之后的講解帶有總結的含義,教師要確保講解的條理性和層次性,確保學生通過教師講解鞏固操作要領。
總之,教師操作示范不是一成不變的固定模式,我們應該在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對不符合本專業教學的操作行為進行適當調整,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師嫻熟的示范調動起學生的不同感官,使學生在觀摩時產生愉悅感,從而提高教師操作示范的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中等專業學校)